第229章 相互猜忌 二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
    这句话就像是晴天霹雳一般的震撼,范文程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,堂堂的大清豫亲王、正白旗旗主,竟然在锦县的官道被人杀了,这怎么可能呢?在范文程看来,多铎是大清诸多王爷贝勒中的佼佼者,能征善战胸怀韬略,屡立战功声名赫赫。。
    虽然做起事情来有些荒唐有些不着调,而且因为母亲的缘故和皇太极经常对着干,但他却是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人,如今多铎一死,大清可谓是痛失臂助,朝廷今后的局面也为此变得复杂了。
    **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三个儿子,多铎是最小的一个,他死的不明不白,阿济格和多尔衮这两个当哥哥的,自然是不会罢休的,最大的怀疑对象肯定是皇太极。其实不要说这两兄弟,就是范文程也觉得这件事是皇帝做的,别的王爷贝勒或者大臣,恐怕都会做如此想法。事情就是这样,三人成虎,只要大家都相信是皇太极做的,他不做也做了,不是也得是!
    皇太极叹道:“范爱卿,多铎是朕的弟弟,为我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,朕听到这个消息是心如刀绞,此次命他去义州城监视明军的动向,是准备明年大举进攻锦洲城,摧毁宁锦防线,打开通向关内的大门,出师未捷身先死,谁曾想在锦县被人暗害了!”
    范文程说道:“皇上可曾查到是什么人做的?会不会是明军的小股探马所为?”皇太极摇了摇头,说道:“要说是明军的小股部队所为,怕是你和朕都不会相信的,因为义州城的缘故,锦洲现在成了惊弓之鸟,根本没有胆量派兵深入大清境内。”
    然后说道:“根据城中的密探回报,锦洲城总兵祖大寿,连续向明朝皇帝告急,把兵力收缩城中不敢出来,任由义州城派出的小股骑兵截断粮道,洪承畴和宁远城团练总兵吴三桂,前几天率领两万多人马进驻锦洲,各项进展完全符合朕的计划。”
    看着范文程沉默不语,皇太极又说道:“范爱卿,你也不用心中诸多猜疑,这件事情绝对不是朕派人做的,也没有这样的必要。朕为人光明磊落,不屑于用这样卑鄙下流的手段,再说多铎是朕的弟弟,是先皇的亲生儿子,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,他纵然犯了天大的错误,朕也不会暗杀他。”
    范文程听到皇太极语气真诚,他也有点头疼,那这件事情会是谁做的呢?和多尔衮兄弟不和的,除了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就是皇长子肃亲王豪格,还有和硕礼亲王代善一家,如果多铎是被自己人害死的,绝对逃不出这三家,他们未必和多铎有多大的仇恨,但是对多尔衮却一直相当仇视!可这话自己一个投降的汉臣不能说,也不敢说,那些人物谁也得罪不起啊!
    范文程说道:“皇上,追查元凶这个事情需要很长时间,朝廷现在要做的,就是尽快迎回多罗贝勒的遗体,然后风光大葬。当然了,绝对不能说是被人偷袭致死的,可以说成是去义州城的路上突发暴病,这样做对朝廷的稳定有好处。另外,臣想知道,武英郡王和睿亲王对此有什么看法?”
    听到范文程避重就轻不敢放胆说,皇太极也知道他的难处,毕竟他是个汉人又是投靠过来的,说话未免就没有底气,而且他和自己心中想的怕是一回事。
    确定的怀疑对象就是三股势力,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皇长子豪格,最近这货和多尔衮经常犯争执,还被自己严厉处罚过,派人暗杀多铎,这完全可能。
    第二个就是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,前几天自己得到密报,明朝的朝廷派兵增援锦洲城,所以命他和多铎一起带兵去义州,加强那里的力量,免得失去这一个重要的前沿堡垒。
    可多铎带着亲兵到了锦县,他却迟迟没有率领大军开拔,军事行动向来是朝廷的机密,能够得到多铎确切行踪的人,除了多尔衮兄弟就是他,所以他也很有可能。
    第三个是和硕礼亲王代善,这位兄长是四大贝勒之首,也是曾经的皇太子,对自己登基有拥立之功,和多尔衮兄弟势成水火。可因为自己的多次打压,说不定想要借着这次谋杀多铎,挑起朝廷内部的混乱,重新出山掌权。
    可这些毕竟都是猜测,没有拿到证据之前无法做结论,再说,以皇太极的帝王心术来看,多铎一死,多尔衮兄弟的实力就削弱了一半,这对大清是有好处的,为了多铎的死大动干戈,掀起一场血雨腥风,不管铲除哪一派,无形中也降低了清军凝聚力和战斗力,大战来临之际需要的是团结,这件事情只能等到局面已定,再做处置了!
    皇太极说道:“朕知道二人和多铎兄弟情深,得到他的死讯一定会痛彻心扉,所以还没有宣他们入宫商议。”范文程说道:“皇上,臣以为还是尽快召集所有的王爷和贝勒,去一趟睿亲王府,这时候需要的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,您迟迟不露面,武英郡王和睿亲王心里多少会有些想法。”
    大清因为多铎的死,陷入了复杂混乱和悲痛之中,而相反的是,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在宫中赐宴诸臣,席间笑得格外开心,屡屡向大臣们劝酒,众皆不知其故,范复粹作为内阁首辅,率先问道:“皇上,今日龙颜大悦,所为何故啊?”
    崇祯皇帝笑眯眯的说道:“据锦衣卫的密报,关外大清皇太极的弟弟豫亲王多铎,前往义州城主持进攻锦洲的时候,却在途中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锦县,此人一死,等于断掉了皇太极的臂膀,宁锦防线又多了一份保障,朕焉能不喜?”
    不知道内情的大臣们纷纷恭贺,可站在大明权力最顶层的几个人,却对视一眼,大约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内幕,要知道辽东经略陈清扬,此刻正好在去盛京的途中,这个计划大多数人不可能知晓,但他们是清楚的。
    果然,赐宴结束后,参与到辽东战局的一批人就被太监宣入御书房,其中有大明内阁首辅范复粹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文耀、兵部右侍郎王家彦,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和御马监掌印太监王承恩,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。六人见到崇祯皇帝就一齐跪倒,说道:“恭贺我大明旗开得胜,除去一大隐患。”
    崇祯皇帝说道:“你们都是这件事情的知情者,朕不瞒着你们,大清的豫亲王多铎,的确是被辽东经略陈清扬,在去盛京的途中率队伏击,所以才葬送了性命。朕对陈清扬的胆略非常钦佩,以五十多个人的力量,一夜间连续发动两次大战,杀了三百多名精锐的亲兵,包括一个亲王一个参领和几个佐领,自身却仅仅伤亡了十余人,可谓是有勇有谋。”
    然后说道:“诸位卿家,朕敢断言,有陈爱卿这样的国之栋梁坐镇辽东整军备战,必然能取得宁锦防线保卫战的最后胜利,保我大明没有外力的干扰,能够集中力量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逆匪!”
    用讽刺的声音接着说道:“朕没有看错陈清扬,人家不过是一个文弱书生,刚到辽东就敢去清军的都城刺探军情,手无缚鸡之力却拿起兵器和清军搏杀,根据锦衣卫的密报,他自己砍掉了两个清军的脑袋,砍伤了三个,可怜我大明辽东几十万将士,却被一个书生比下去了!”
    ...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