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6 迟到的记者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郑辩知打开车门,抓过年轻记者脖子上的吊牌,阅读上面的信息:

  “伊桑·博加特。”

  “《纽约太阳报》的记者吗?我没有在旁听席上见过你,而据我所知——”

  “今天也没有其他的庭审,在纽约州联邦地方法院第三法庭开庭。”

  郑辩知毫不留情地,戳穿了伊桑·博加特躲闪眼神中,想要拼命掩盖的信息:

  “你迟到了?”

  庭审的时间都是早早公开的。

  马尔科·罗西的案子很有噱头,差距过大的情侣之间的纷争,充满了禁忌感。

  已经在整个纽约掀起了一场讨论的狂热。

  没有任何一家报社,会放弃追逐这个热点。

  显然,眼前这一个年轻的记者,将重任搞砸了。

  他可能是睡过头了。

  所以被法警拒之门外。

  而法庭的严肃性,可不允许任何一个迟到的人破例进场。

  出稿的重压压在他的头顶,他只能堵在法院门口,等待某个大发慈悲的人,肯将二手消息转述给他,让他不至于回到编辑部之后,一个字都写不出来。

  哪怕伊桑·博加特并不认为郑辩知,是辩护律师之类的角色。

  华裔在美国能从事的体面工作有限。

  但在大路上被郑辩知扯着吊牌嘲讽,他也没有甩脸子走人的勇气。

  甚至连从郑辩知手中,抢回自己吊牌的脾气也不敢有。

  伊桑·博加特等了这么久,终于等到庭审结束,有一个听完全程的人可以提供给他信息。

  年轻的记者战战兢兢,为自己的不称职而窘迫。

  他向郑辩知求饶道:

  “您、您好,我是《纽约太阳报》的记者伊桑·博加特,您直接叫我伊桑就好。”

  “如果我有荣幸,能否请您接受一下我的采访?我很想知道这次有关于马尔科·罗西凶杀案庭审的审判内容。”

  他焦急地搓着手:

  “我可以支付给您一定的金钱,以偿还您被我耽误的时间。”

  “能否请您详细地描述一下,法官判刑时候,马尔科·罗西的神情。”

  “他是否有后悔到痛哭流涕,或者咒骂什么呢?”

  约瑟夫·罗西在一旁简直要气笑了。

  他一直在旁听席上煎熬,听着周围人冷嘲热讽的声音。好不容易等到郑辩知通过连续举证,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。

  结果,刚结束庭审,一转头出门,又来了一个不长眼的记者,张口就说他弟弟有罪,还想要得到他弟弟狼狈样子的描述。

  简直就是贴脸开大、恶意羞辱!

  “你以为钱就能够买来一切吗?包括事实的真相?你这个一点都不尊重人的家伙!”

  “再敢乱说一句话,小心我要你小子的命!”

  “我的弟弟是无罪的!他才是受害者!”

  约瑟夫·罗西原本平和愉快的心情顿时被搅乱,浑身上下杀气乱飙。

  他的眼神此刻像毒蛇一般阴冷,仿佛随时都可以钻出车门要了伊桑·博加特的命。

  郑辩知更冷酷地把车门关上,阻隔他看向年轻记者的视线:

  “约瑟夫·罗西,别跟年轻人计较,你去向社区的夫人们搭话的时候,不也想要花钱解决问题吗?”

  “请你反思一下。”

  郑辩知早就耳闻《纽约太阳报》的名声。

  与它在大不列颠岛的同名朋友相似,都是致力于给普通市民找乐子的商业报纸。

  商业就意味着不严肃。

  从它的初代主编开始,就喜欢在这片大陆上挖掘让女人惊呼的故事,扬言以此来界定新闻的范畴。

  完全就是早期的自媒体人做派。

  郑辩知对伊桑·博加特露出一个笑容:

  “别理他,他只是比较喜欢用黑帮小说代替课本,学习说英语,所以显得有些粗鲁。”

  “但我可以向你保证,他绝对不会当着我的面杀人的。”

  伊桑·博加特颤颤巍巍地,并不相信。

  刚刚只是被约瑟夫·罗西扫了一眼,他就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命丧黄泉了。

  而能给这样一位杀手甩脸子的华裔,更不可能是一个善茬。

  他早就听说过纽约州的华裔黑帮势力庞大,没想到现在连西西里人都任他驱使。

  郑辩知没管伊桑·博加特脑子里的胡思乱想,拿出自己的整理的案件材料:

  “我叫郑辩知,是本次案件嫌疑人马尔科·罗西的辩护律师。”

  “如果你想要本场庭审的细节,我们完全可以聊一聊。”

  郑辩知抛出一个,对于伊桑·博加特来说无比炸裂的消息:

  “其实约瑟夫·罗西有一件事情说的也没有错。”

  “作为记者,在得到现场的第一手材料之前,你不应该对于事实妄下论断。”

  “马尔科·罗西现在并没有被判处罪行,因为我方律师提出的质疑,导致案件的基础事实证据出现了冲突。”

  “检察官西奥多·亚当斯主动选择了休庭。”

  原本一无所知的陪审团,被重新放入社会之中,那么他们的偏向,完全可以被新闻报道所污染。

  郑辩知赞美着伊桑·博加特所供职的报社:

  “我认为《纽约太阳报》比任何一家报纸都更体贴平民大众,在二战之中慰藉了不知多少劳累的内心,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按摩。”

  人被按久了,就会昏昏欲睡。

  在最舒服的时候,什么话都会听进心里面去的。

  《纽约太阳报》的受众,与能实操政治文化理论的精英不同。

  他们大多是年代识字的工人。

  乐趣非常直接,就是爱看一些下三路的东西、生活中的大案、各个地方的黑幕。

  越刺激、越炸裂眼球,就越好。

  什么道德不道德的,他们都不关心。

  郑辩知主动向伊桑·博加特伸出手:

  “我同意接受你的采访。”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