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海百货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“下官鸿胪寺少卿苏恺,参见靖海侯。”

  “外使萧文华,韩亦哲,拜见靖海侯!”

  李墨一袭道袍,在自家客厅,接见了来访的三位客人。

  苏恺是陪同到访的外交官员,名义是是负责向客人引见,其实主要是负责监视会面双方,免得双方冲突,也防范互相勾结。

  只从外貌衣着来看,完全看不出三人有什么区别。

  萧文华和韩亦哲也和苏恺一样,都是儒生打扮。举止有度,落落大方,丝毫没有什么外邦蛮夷的气息。

  李墨客气几句,直入正题:“两位远客光临寒舍,不知有何见教?”

  萧文华和韩亦哲恭敬起身,很正式的赔了个礼。

  为了能登门拜访,他们可是动用了所有关系,绕了很大一个弯,据说还惊动了赵宋官家的镇国皇叔,给靖海侯施了压,才捞到这么个见面机会。

  可以说,还没上门,就已经先得罪了靖海侯。所以,这时候才要赔礼道歉。

  李墨毫不在意:“不要学那些文人搞虚头巴脑的东西,直说吧,找我啥事?”

  两人对视一眼,还是萧文华出头:“我等听闻,靖海侯向河工发饷,有一种当百大钱。因此,特来求见靖海侯,期望能购得此钱。”

  “买钱?”李墨脸上写满了你仿佛在逗我:“你们来找我,要买我的钱?”

  两位客人有些尴尬,事实确实如此,可这话从靖海侯嘴里说出来,怎么就听着那么别扭呢?

  可现在是卖方市场,主动权在人家手里。能怎么办?

  苏恺努力装平静,心里又确实很想笑,忍的就蛮辛苦。

  “好吧,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尴尬。说点实际的,你们拿什么来买我的钱?”

  “凡我大辽所产,靖海侯尽管开口!”

  李墨皱眉:“辽国能有啥物产?”

  两人再度尴尬,确实,辽国地处北境,物产不少,可对于宋朝人来说,基本都有替代之物,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战略优势。

  琢磨了半天,两人只好抛出杀手锏。

  “我大辽有良马神驹,只要靖海侯原售大钱,大辽愿意用良马结算。”

  苏恺听到这话,登时就有几分激动,恨不得站起来代表李墨同意,可对上李墨那一脸嫌弃的表情,马上又平静了下来。

  李墨是真嫌弃:“我要马来做什么?肉不好吃,皮也不结实,养着占地方,还得专人照料。”

  大写的尴尬!马匹啊,大宋求而不得的战略物资,合着在您眼里,就是废物?!

  连这个唯一的优势都被嫌弃,辽国还有什么能拿出手?

  他们不敢说什么皮毛、人参之类,毕竟常驻宋境,对靖海侯多少也有几分了解。和人家府里流出来的物件一比,他们那些货色,真的是给人都嫌占地方。

  没奈何,这次会面只能以失败告终。

  两位辽使失落离去,回去的路上,就听到传言,街面上的当百大钱,已经涨破了两百文,现在飚升到两百二十文,都还有价无市,根本买不到货!

  这两人常驻汴梁,与宋廷官员也多有往来。遇到事情,免不了向交好的官员求助,寻求解决方案。

  与此同时,皇家银行的金币、银币也悄然出现在市场上。

  由于金银币的制造工艺远超时代,很自然的就成为市场宠儿。

  原本最可能出现阻力的官员权贵阶层,因为皇帝特意赐下了每年的平价兑换额度,直接就全体沦陷。

  官员们自己一脸正经,却悄悄让自家亲眷拿着贴子,把属于自己额度先平价兑回家。

  银行这边平价兑换,市面上的金币银币却已经溢价两成左右。也就是说,只要拿一千两银子到银行,一个倒手,就能赚回两百两。关键是这么好的事,还每年都能来一回!

  更让官员们优越感爆棚的是,尽管市面上金银币已经溢价两成,可皇家银行却只对官员开通了平价兑换渠道。也就是说,其他人,想溢价去银行兑换,人家都不换!

  至于原因,还用问吗?这么漂亮的钱币,铸造量肯定没多少啊。要不为啥要对官员限额?说明铸的钱有数!

  换句话说,借着皇家银行的光,官员们每年都能捞一笔合法的外快。

  这么好的事,能不支持吗?谁要敢在这时候,跳出来说皇家银行有什么不对,绝对会招来围殴。

  流入市场的金币、银币,不可避免的被人大量收藏。种种因素结合之下,金币、银币开始稳步升值。

  很快,李墨的后续招数也来了。

  九月十五,汴梁城最繁华的东大街,紧挨着大相国寺的交通要道上,一家装潢精美的店铺,在鞭炮声中开张。

  这家名叫“四海百货”的店铺,从装修风格上来看,和皇家银行一脉相承,不用问,肯定和靖海侯脱离不了干系。

  这家铺子销售的东西,都是些被人们称为奇珍异宝的好东西。

  透明的玻璃柜台上,摆放的那些奢侈品,许多都曾经在长公主殿下的赏花会上出现过。

  人们怀着猎奇心理,进门打听价格。

  好家伙,一条鳄鱼皮制成的腰带,售价高达九十九贯!

  一根点缀着蝴蝶的金步摇,就要一百六十贯!

  这都还不算,如果有幸登上二楼,就会发现,这里摆放的货物,价格就没有低于千贯的。

  如果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,这铺子里售卖的,都是那种个头很小,价钱却贵到离谱的东西。

  不过这些物品和价格都还不是最要紧的,最值得关注的是,这家铺子里,挂出的价格是用金币和银币来计算的!

  在这家铺子买东西,标价一百贯的东西,就只要一百银币,或者十枚金币。

  如果你没有金币、银币,用金、银或者通宝付帐,那就是纹银一百二十两,黄金十二两,通宝的话就需要一百二十贯。

  皇家银行没有公布汇率,这家铺子公开挂了。

  别以为这么贵的东西就无人问津,事实上,开张前三天,每天的销售额都在三十万贯上下。

  也就是经过这短短三天,四海百货出售了近百万贯的货物,却只收到十几万枚银币,和区区百余枚金币。其他的货款,全都是杂色金银和各种通宝麻钱。

  也就是这短短的三天,金币、银币的汇率,稳稳停在溢价两成,再也没有上涨。

  几位辽使得到消息,特意到四海百货逛了一圈。

  看到铺子里售卖的那些东西,辽使更抑郁了。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