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长远规划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刘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。

  如今辽东经过渤海人和奚人起义之后,辽东半岛可谓十室九空,若是能据有辽东半岛,又获得高丽的两百万汉民那又当如何呢!

  辽东半岛面积达数万平方公半里,沿海地带是平原,由于海洋气候影响半岛上冬暖夏凉。

  辽东半岛温暖的气候使半岛成为良好农业生产区域。

  不但如此辽东半岛上还有大量的煤铁资源。

  另外辽东半岛河道纵横也很是适合防守。

  若是能经营好辽东半岛,大事可成也。

  “主公!”

  刘策正在思考之时,刘文带着李毅已经进了屋子。

  “先生快坐!”

  刘策拉过一把椅子把李毅按在椅子上。

  李毅笑着坐好,随即问道:“主公今日可是有所得?”

  刘策这时面色严肃道:“先生以为山东之地如何?”

  李毅此时也收起了笑容,他理了理胡须道:“山东乃是四战之地,并非善地……”

  刘策闻言点头道:“不错,如今我等控制整个东山地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……”

  说到这里刘策停顿了一下,先是把舆图拉了过来。

  “先生请看,我等据有东山之地后,虽然可以西进东平,北击济南东收益都、南并沂州……”

  “但咱们占据了这些地方之后呢!”

  “北面皆是一马平川,我们将要面对金人数十万骑兵……”

  “除了东面,咱们根本无险可守……”

  刘文这时皱着眉头道:“主公咱们是否可以与宋国联手!”

  “宋!”

  刘策此时不禁冷笑了一声。

  刘策冷笑一声,不禁想到了原本历史上自己结拜兄弟辛弃疾的命运。

  在另一个时空中辛弃疾于宋绍兴三十一年(金正隆六年)领两千人起兵反金。

  随后与耿京的义军“天平军”联合,任掌书记之职。

  随后金人内部矛盾爆发,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。

  根据其时形势,为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,与南宋军队配合作战,辛弃疾力劝耿京“决策南向”,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。

 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,耿京命辛弃疾和贾瑞等人奉表南归,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,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,辛弃疾为右承务郎、天平军掌书记,并让他们回山东向耿京传达南宋朝廷的旨意。

  可就在这时,义军内部却发生了重大变故。叛徒张安国、邵进等谋害耿京,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。

  辛弃疾等人行至海州时闻此讯,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等五十人驰赴金营。

  辛弃疾等人出其不意袭击金营,抓获张安国,在五万金兵中带着张安国,摆脱追敌,急驰而归,献俘行在。

  辛弃疾这一机智勇敢的行动,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。

  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,辛弃疾初来到南方时,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。

  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,如著名的《美芹十论》《九议》等。

  可惜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。“归正人”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。

  赵宋虽然知道辛弃疾的才干却只是把他当做工具人来使用。

  哪个地方需要他的时候就把他放到那个地方。一旦做出一点成绩,就会马上把他调走。

  对他提出的北伐建议,表面上赞誉有加,实际上不过是束之高阁。

  失望的辛弃疾最终只能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寄托于诗词之中,最终郁郁而终。

  后世许多人都只知道辛弃疾是一名优秀的词人,又有几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名优秀的将军。

  刘策想到这些不禁面露不屑的望向南方。

  “赵宋得国不正,不配为华夏之主!”

  “某若有功成之日,必以赵氏之血祭奠两百年来死难的华夏百姓……”

  李毅闻言也叹息道:“赵宋不可信,昔日山东数十万义军……可惜最终没有等来赵宋的北伐,只等来了宋金的议和……”

  “因为不愿意接受金人的统治,也不愿意南下,数百万河北山东之民只得远走高丽……”

  李毅感叹着把这四十余年来山东河北之地发生之事与刘文说了一通。

  刘文此时也不禁叹息道:“赵氏与司马氏皆华夏罪人也,不知何时才能扫清这中原腥膻之气啊……”

  李毅此时突然起身对刘策大礼一拜:“主公,如今能够扫除腥膻,恢复华夏的唯有主公了……”

  “哐嘡”

  刘策此时猛的拔出了自己的佩剑道:“自金兵入关以来,神州陆沉,中原腥膻,完颜构偏安杭州,奴颜卑膝,面目可憎。”

  “赵家人坐不住汉家山河,致使金瓯有缺,异族趁凶,天下板荡,生民罹难……”

  “今日我刘策在此立誓,若我刘策不死必驱除鞑虏……重塑炎汉盛世,必以蛮夷之学祭奠罹难军民,若违此誓神人共戮!”

  李毅与刘文闻刘策此誓皆是激动的站了起来。

  两人对视一眼,突然跪倒在地:“某李毅/刘文在此立誓,此生必奉刘策为主……驱除鞑虏剿灭窃国赵氏恢复华夏……若违此誓神人共戮!”

  刘策一把抓住两人的手道:“好兄弟,有两位兄弟之助何愁大事不成!”

  “哈哈哈!”

  三人皆是把臂大笑。

  三人恢复平静后李毅直言相询:“主公是否有了新计划!”

  刘策这时一指舆图,“先生对辽东如何看?”

  “辽东!”

  李毅沉吟半响道:“辽东沃野千里,实乃一生据之地……”

  “不过自金人崛起以来,辽东之民屡被屠杀,据毅所知辽东如今已经是十室九空!”

  刘策点了点头:“若是以山东之民补之如何?”

  李毅这时看了看舆图道:“主公之意是先据登莱,再收辽东?”

  刘策点头道:“正是如此!”

  刘文此时插嘴道:“若是如此岂非要放弃东山?”

  刘策道:“存人失地,人地皆存,存地失人人地皆失……”

  李毅闻言拱手道:“主公有大智慧啊,某等不如也!”

  刘文此时还是不甘心的道:“咱们在这东山之地投入如此大,说不要就不要了吗!”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