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章 开封来了个包黑子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一月十日范仲淹和王德用率领大军前往西北,转眼就到了十一日。

 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而是人情世故。

  庙堂也一样。

  翌日,老登们就爆出了他们的金币,将各类珍贵礼物送到了赵骏府上。

  主要也是今天恰好是赵骏的生日,除了之前准备的东西以外,大家又咬着牙送了一份生日礼物。

  赵骏生日的事情并没有外传,他身份证上写的出生日期是2月15日,但身份证只记阳历,他们湖南老家那边则只过农历。

  所以他真正的生日是2000年正月十一日,也就是千禧年年后的第十一天,标准的初代零零后。

  一般这个时候他还在放寒假,因此大部分生日都是跟家人一起过。有时候也会去他们的县城,跟初中高中玩得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吃个饭之类。

  显然今年赵骏的心情不会太好,年关到了,家人亲朋全不在身边。过个生日,也没有了往年那样亲情友情拥抱的氛围。

  导致他甚至都没有想过生日的意思,也没有告诉赵祯他们第二天就是他生日。

  要不是赵祯记得赵骏是2月15日出生,就顺便提了一嘴,问问赵骏要不要等到下个月15日过完生日再离开汴梁,赵骏回答那是阳历生日,农历生日是1月11,恐怕都没人帮他庆生。

  庆生地点选在了观稼殿,没有生日蛋糕,但是有长寿面、寿桃以及至少在宋朝属于极为丰富的食物,如熊掌、鹿筋、燕窝,山珍海味,钟鸣鼎食,相当奢华。

  若是从前赵祯绝不会搞这种大宴,在赵骏没来之前,他过得其实就相当普通。由于景祐年汴梁洪灾,加上淮南大旱,以至于节衣缩食,平时吃饭都是普通的面食或者米食,除非特别的日子,否则很少如此奢侈。

  但今日一来是赵骏生日,马上又要迎来元宵节,喜气未消。二来赵骏很快要离京,赵祯除了自己在府库内挑选了几件礼物以外,自然也要为他好好庆祝一下,大家聚一聚餐联络一下感情。

  宴会上赵骏用笔记本放起了现代音乐,都是他平时喜欢听的,甚至还放了一部助助兴,给了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古代君臣们一点小小的后世科幻大作震撼。

  唯一可惜的是赵骏小时候就看过了,包括。他也没想到自己能跑到宋朝来,所以根本就没有下载过这两部神剧。

  还好,主要是悬疑色彩比较浓重,可就是赤裸裸地将大宋官场讽刺了个遍。

  不知道大宋君臣们把这部剧看完,特别是结尾部分,宋皇把贪官污吏们的犯罪证据烧光,明晃晃地包庇贪官们,会该如何作想。

  至少眼下的大宋虽然还没有烂到里的南宋中后期那样,但其实也差不多。

  赵祯自己就没少包庇贪官,可谓是宋代皇帝一脉的优良传统。

  生日过后,没几天就是元宵节。

  这段时间赵骏除了讲课以外,就是教赵祯怎么操作电脑以及太阳能充电板的使用方法。

  离京后电脑就不好携带,干脆把电脑留在宫里,里面还有不少科普视频,让他们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打发一下时间。

  元宵节之后,赵骏最终是定在了一月二十日出发。

  而第一站的目的地,便是淮南。

  淮南大前年旱灾,影响极为深远,当地百姓苦不堪言,自然要去看看那边的情况。

  不过到了一月十八日,赵骏即将离开的两天前,一艘小舟顺着蔡河逆流而上,最终飘飘荡荡地驶入了水门,停在了宣化门外的码头处。

  正值初春,汴梁天气还略微寒冷,但城外的河边杨柳却已经渐绿。随着春来雪融,黄河上游水流量增多,中下游地区的水位开始上涨,汴梁漕运也开始热闹起来。

  一艘艘货船出现在了运河之上,于水波中上下起伏。虽然不如春末夏初时那么夸张,却也一艘接着一艘,给冷清了整个冬天的汴梁,再次注入活力。

  码头上的力工纷纷涌上来搬运货物,在一片嘈杂当中,那小舟上走下来一名大概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。

  他穿着朴素,外面只套了件青色的长衫,并不新,略显老旧。脚上是一双灰色的布鞋,之所以是灰色并不是本身颜色如此,而是洗了太多次,从黑色变成了灰色。

  他似乎也身无长物,背上仅仅只背了一个背包,一贫如洗,唯独目光坚毅从容,黝黑的脸上不苟言笑,仿佛一个铁面判官般缺失了几分亲和力。

  黑脸中年男子从包袱里掏出了钱,付了船钱,便一头扎入了汴梁的人海当中。

  他目标明确,直奔流内铨。

  流内铨是吏部三铨之一,掌流内官铨选之事,基本上七品以下的官员分配、任免都由这个部门执掌。

  中元节假日时间是在一月十一日到十七日,今天恰好是中元节后第一天上班日,流内铨上下的官吏还处于长假刚刚离他们远去的萎靡当中。

  判流内铨事王吉打着哈欠坐在衙门里,这个部门虽然比较重要,但目前汴梁的人事已经彻底被吏部和政制院掌管。

  流内铨原来被独立于吏部之外,如今又改回了吏部,重新成为吏部的下属衙门机构之一。

  所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听从政制院和吏部的安排,安排谁在哪个岗位,他们就执行,因此除了外地来官员,汴梁京城听选的官员却已经几乎绝迹,他们也少了很多业务。

  就在这个时候,黑脸中年人走入了衙署内,由于他持有官员告身,所以倒是畅通无阻,被一名吏员带到了王吉的办公室。

  王吉抬起头打量了对方一眼,随后拿出纸笔记录,懒洋洋地问道:“姓名。”

  流内铨的任务是给官员分配职位,外地很多官员是闲散官员,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暂时辞官者,就要重新回到吏部登记,注拟之后,才能根据其能力以及缺职选地方。

  这个过程叫做听选。

  有的时候像那些门荫、同进士出身的官员如果没有关系和门路,听选可能要很多年才能有个实缺。

  至于那些三甲以上进士出身者倒是没那么麻烦,一般很快就能落到实处。

  黑脸中年男人认真地说道:“在下包拯,字希仁,见过判事。”

  说着将告身、鱼袋以及公验递了过去。

  “包包拯?”

  王吉拿着的笔瞬间僵住,随后猛地抬起头打量了一下,又接过了告身仔细阅读。

  告身是朝廷发的官员证明,类似后世的委任状。

  鱼袋和公验也都是身份证。

  为了防止有人假冒官员,上面都有官员的长相描述。

  王吉确认过眼前的人长相与公验描述一模一样,这黑炭般的脸确实很有识别度,便说道:“你就是包拯?”

  包拯一头雾水道:“判事认识我?”

  “没。”

  王吉摇摇头,随后说道:“你的注拟本官做不得主,你先在衙里等一会儿,容我上报政制院。”

  说着起身离开。

  包拯就更加迷糊。

  政制院的事情他也听说过。

  朝廷如今官制大改,取消了三司,恢复六部,甚至又加了很多个部门,而所有部门的统筹管理者,便是政制院。

  新任政制院知院据说才二十多岁,非常年轻,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有如此大的能量。

  但这一切都跟包拯没什么关系。

  因为他在辞官回家乡赡养父母之前只是个小官。

  从八品和州监税。

  芝麻绿豆大小的那种。

  所以上面大人物们的事情,他什么都不知道。

  可问题是为什么自己一个辞官前的从八品小官,需要上报政制院?

  这就令人有点匪夷所思了。

  包拯摸不着头脑,但也不敢多问,就在流内铨的衙署里找了把椅子坐着。

  院子内外进进出出不知道多少人,他有些坐立不安。

  好在也没有让他等太久。

 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,王吉急匆匆地回来了,身边还带着一个内侍,对他说道:“去政制院吧,知院要见伱,这是领你进宫的李内侍。”

  “额”

  包拯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跟着那位内侍出了流内铨,往皇城的方向而去。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