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一十一章褪色的布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此时,千里之外的东京汴梁,一派繁华盛景,沿着城中最热闹的御街,一直通往皇宫正门宣德门,却有一件大事悄然发生。

  中书门下,如今朝堂之中炙手可热的大臣,正神色凝重,聚集在这里。

  这些人官职有大有小,此时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,一边喝茶,一边心情激荡的议论着。

  “这事,到底该如何抉择。辽人那边已经递来国书,要求再议岁币之事,如果我朝同意出兵伐金,甚至愿意放弃岁币,我们答应还是不答应?”

  一人道:“我认为不应该答应,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,帮哪个都没好处。我朝以逸待劳,坐收渔翁之利更好。”

  又一人道:“我以为可以考虑,听说那金人利害的很,如果辽国挡不住,早晚会危及我朝。”

  另一人接话道:“不可,金人才多少,辽国才是我朝年心腹大患,能坐山观虎斗最好,若是非要下场,我认为当于连金伐辽,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,一些百年之耻。”

  当下不少人附和:“对,连金伐辽,一雪百年之耻。”

  又有人摇头道:“不妥,我朝于辽国百年少战事,已是兄弟之邦,金国却是虎狼之患。且舍其国主反复无常,背信弃义,多次与辽国签订盟约,瞧着机会就反戈一击,毫无廉耻之心,与其联合,无异于与虎谋皮,金人万不可信。”

  有人道:“兵法向来讲究远交近攻,自古如此,正该联金伐辽,哪有连辽伐金,远攻近交的道理?此事若成,将来收复燕云指日可待,我等…将名垂青史……”

  也有人疑惑道:“此事是否危言耸听,辽国实力如何咱们清楚,金国就那么点人,举国上下可用之兵不到十万,如何对辽国有如此威胁,甚至到了灭辽的地步。”

  一人接话道:“还真是如此,辽人这次是真急了,听说这次不但递了国书,还带了大批礼物,到不少大人府上拜会。这种事…我朝百年历史上…是绝无仅有的,辽国不是真走投无路,不会这么做。”

  又一人感慨道:“没想到,辽国已经到了如此地步,我认为此次不当出兵,还是静观其变为好。如果金人真如此厉害,我们与辽人联合,打了败仗,焉知不会找我们的麻烦。”

  又一人站出来道:“不可长他人威风,灭自己志气,金国就那点人,再厉害又能如何,灭了辽国,哪还有精力顾及到咱们。我以为当连金伐辽,辽国气数已尽,我等当顺应天命行事,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……我武朝大兴…”

  场中嗡嗡声一片,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,各不相让。

  不过,联金伐辽,和两不相帮,坐山观虎斗,这两种观点,明显占据上风。

  倒是联辽伐金的提议,并未有几人赞同。

  若是李牧在这里,三种方案让他选择,他应该会选择连辽伐金。

  没办法,三种选择的结局都不太好,只能选择相对更有希望的那种。

  以金国过往的表现来看,根本没有任何信誉可言,即便武朝联金伐辽,再三讨好,等辽国没了,反戈一击只是时间问题。等腾出手来,随时都能南下,什么信誉什么约定,对金国都是擦屁股纸,信了就把自己当大傻子了。

  反倒是联辽伐金,武朝不缺物资粮草,兵甲器械,拿出来支援辽国伐金,把辽国顶在前面。

  女真人就那么多,把所有年龄适合的可用之兵全部征召,也不到十万,死一个少一个,只要辽国能在武国的物资支持下,坚持耗下去,即便辽国最终撑不下去灭了,女真人也能耗的七七八八,短时间没有能力南下。

  未来能不能南下也很难说,这么点人口,能不能压住其他游牧渔猎民族?内部会没有分裂反叛?

  再说,草原上另一个更强大的势力正在崛起,只要拖一段时间,金国最强大的对手并不是武国,而是草原上崛起的游牧民族。

  到时,武国又成了被拉拢的一方,能继续苟延残喘。

  不过,朝中的这些大臣,显然都不太赞成联辽伐金,这个结果,在七年前的黑水之盟就已经决定了。

  特别是四年前,辽国天祚帝亲率七十万大军伐金,结果被完颜阿骨打两万人打败后,武朝对辽国的畏惧几乎一扫而空,似乎武朝打胜了一样,联金抗辽的声音高涨,似乎收复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。

  也不是没有看的长远之人,上书朝廷:“扶弱抑强,如今金强辽弱,与强金为邻,难道好于与弱辽为邻?”

  就连高丽国王也遣人偷偷捎话,“辽为兄弟之国,存之可以安边;金为虎狼之国,不可交也!”

  只是,这种观念太过小众,尽管意识到危机的辽国向武国求援,甚至愿意取消岁币,但和收复已经丢失两百余年了燕云十六洲相比,诱惑太小了,这是哪个皇帝和大臣都拒绝不了的伟大功绩。

  其实,自几年前辽国大败开始,武国便开始暗中联系金国,双方遣使互有往来,结盟伐辽之意已然明显。

  辽国这次大概要无功而返。

  不但是北边阴云密布,南方地区,借着水患之势,方腊又开始起义闹腾了。

  另一边,苏府,眼看城门每天开启的时间越来越短,距离竞选皇商的时间越来越近,苏檀儿也忙的脚不沾地,每天都要在江宁和各地调集大批物资和饮料,虽然累,精神倒也不错。

  这天上午,秦淮河码头,由于陆路不畅,码头越发的繁华,到处都是货物和人流。

  此时,码头苏家的一处大库房,苏檀儿一身简单的妇人打扮,白色的衣裙与天蓝色的衣襟,简洁大气。

  一边看着伙计来来回回往仓库搬东西,一边查看仓库的物资。

  有时打开箱子或货柜,看看里面的东西,朱砂、茜草、明矾、马兰花…不时指出问题。

  “廖掌柜,你来看看,这些鼠尾叶有些问题,那边五倍子也发霉了,是不是因为渗水了…”

  由于得知城门将要封闭的缘故,这次运来的东西比较多,有许多制染料的原料,也有已经制成的染料。还有蚕丝、布匹…乃至于织机都有。

  这处仓库放不下,还要分流到其他仓库中。

  不过,苏檀儿对此早就驾轻就熟了,查看了一遍仓库,又去看正在卸货的几艘苏家货船。

  码头附近,向来混乱,小帮小派,地痞流氓,三教九流云集,每天都要大大小小的打上几架,苏檀儿也已经熟悉了。

  码头上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,刚走出没多远,一名行色匆匆,流里流气的男子从其身旁擦肩而过,苏檀儿脸色一变,突然转身。

  男子也下意识的回头,他一只手上拉着原本挂在苏檀儿腰间的粉白色香囊,香囊的另一侧却被苏檀儿伸手抓着。

  见此是一个弱女子,男子也不害怕,他对码头极为熟悉,又是老手,不但没逃走,另一只手也伸了出来,偷不走就要直接抢。

  苏檀儿脸上一寒,一柄短剑从袖口滑入掌中,也不出鞘,反手一剑拍出,啪的一声,男子飞出一米多远,一口鲜血喷出带着几颗牙齿,重重跌在地上。

  几名伙计发现动静,连忙跑过来,把人按住捆过了起来,对毛贼一阵拳打脚踢。

  “妈的!瞎了你的狗眼!敢偷小姐的东西。”

  苏檀儿叮嘱把人送过来,便不再理会。

  她这边刚走,附近已经议论开来。

  “那是苏家小姐吧!那么柔柔弱弱的一个小娘子,怎么那么厉害?”

  “就是,就是…你没看见,那么大一个人,被她一下子打飞了。”

  “苏家小姐那么文文弱弱,怎么能把人打飞呢!其他人打的吧?”

  “就是苏家小姐,我看见了。那人想抢东西,被苏家小姐回手用剑柄扇飞了。”

  “这么厉害…苏家小姐难道会武功…”

  “肯定会武功,不然怎么会那么厉害…”

  ……

  流言蜚语传的最快,不过半天功夫,连李牧都听说了,他家娘子在码头大展神威,当场抓住一名江洋大盗,一掌把人拍飞几丈远云云。

  晚上,又听小婵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,苏檀儿颇不好意思。

  “都是相公教的好。”

  李牧一阵哈哈拉笑,笑的苏檀儿脸都红了,她说的也不算假话,不是李牧每天不辞辛劳陪她双修休,教她各种法门,哪有现在的功夫。

  接下来两天,日子仍是平平淡淡,由于城门很快就要关闭,有门路的,都在往城里进,各家的远方亲戚也来了不少,就连苏家也住了不少城外的亲族。

  导致城里米价大涨,路边的乞丐流民也多了起来。

  这天傍晚,李牧从外面回来,看到苏檀儿怔怔的坐在那里,眼角红红的似乎哭过,精气神也仿佛抽走了。

  看到李牧,两滴晶莹的泪珠流了下来:“相公,皇商…当不了了。”

  李牧愣了一下,看着苏檀儿身旁掉的两块布片,一块明黄色,一块浅黄色,瞬间明白怎么回事。

  前些日子,苏檀儿拿来一块明黄色的布片上向他炫耀,那时她笑靥如花,很是开心,曾问他,“相公,你看这颜色漂亮吗?”

  当时的她,对成为皇商颇有信心,新开发出的明黄色的染料,就是她最主要的信心来源。

  在古代,明黄色市场相当窄,除了皇族、宫里的圣旨,各种皇家之物,几乎没有其他市场,但它代表的意义不一样。

  苏檀儿开发出的这款明黄色染料,颜色鲜艳好看,比皇室如今使用的黄色布料还要强上半筹,拿到宫里不可能被拒绝,苏家顺理成章也就成了皇商。

  然而现在…

  苏檀儿说着,趴到李牧怀里哭了起来。

  边哭边道:“相公…为了当皇商,我偷偷准备了三年,终于研究出了这么漂亮的颜色。”

  “我们没有加柘黄,是用了新法子配出来的,朱砂、茜草、明矾、栀子……这是之前从没有人用过的配方,一个多月前,还以为这次拿出来一定把所有人吓一跳,到头来…到头来它就…它就褪色了?”

  李牧道:“多长时间开始褪的色?”

  苏檀儿吸了吸鼻子:“一个月,一个月后开始褪色。从开始,我们做了很多实验,太阳晒,火烤,用水一遍一遍的洗,什么事情都没有,还是那么漂亮。”

  “本来以为没什么问题的,可过了一个月,它就慢慢的褪色了,想什么办法都没用。”

  “我们又重新研究配方,可这种颜色很难配,原料上用的黄色就少,配方稍微错一点点颜色就差好多,根本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调整。这款明黄色也是我们无意中调配出来的,根本没办法改。”

  说着,她又满脸泪水道:“相公,没办法了,拿不到皇商了。”

  李牧安慰道:“其实,这件事也不是不能解决,不褪色有不褪色的解决办法,褪色也有褪色的办法,”

  苏檀儿一愣:“”相公…莫非是想把褪色的说成好的?不行的…生意对象是皇室,布褪色的事早晚会露馅的,欺骗皇室,那可是大罪。”

  李牧拍拍她的手:“放心,相公不会这么傻。”

  “你为什么当皇商,就是想把布行做大,证明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这个位置,其实有很多方法。”

  苏檀儿疑惑道:“什么方法?”

  李牧拿起那片布道:“布褪色的事儿都有谁知道。”

  苏檀儿道:“除了我,只有廖掌柜。”

  李牧道:“廖掌柜可靠吗?”

  苏檀儿道:“廖掌柜在我们苏家干了几十年,一直是爹爹的左膀右臂,为人谨慎,办事踏实,很可靠,这些年筹划皇商的事一直都是他在帮我。”

  李牧点点头,根据他知道的信息,这位廖掌柜确实算得上可靠。

  “这就好,叮嘱好廖掌柜,布褪色的事谁都不能说,你这边也调整好情绪,当做什么都没发生,运作皇商的事也透露出去,嘴别把这么严,最好小范围展示一下明黄色的布料,让大家知道只要这件布料递上去,皇商就稳了。”

  苏檀儿微微吃惊:“以前为了保密,不惹人窥视,我们半点儿都不愿意透露出去。这么高调,别人眼红了耍手段怎么办?”

  李牧笑道:“耍手段好呀!既然自己上钩,就怪不得咱们了,趁机刚好把那些针对你的人收拾一下。”

  苏檀儿也是聪慧的女子,很快猜到李牧大概的意思,犹豫道:“这么做,行吗?”

  李牧笑了笑了:“咱们不针对谁,主动上钩的那些人,实际上难道不是想对苏家大房下死手嘛?只不过技差一筹。”

  苏檀儿也不是什么小白圣母,闻言默默点点头,两人商讨起具体的细节。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