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七五章:百年岁月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即便是和朱继珺没有血缘关系的下人们,在朱继珺杳无音信好几天后,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难受。

  此时漂在湖里边寻找朱继珺的大家,除了发出哗啦啦的划水声,已经是再没有了其他声音。

  此时身处在这样的湖面上的大家,哪怕是湖里的鱼儿冒出一个泡儿来,他们都能听得真真的。

  这样的他们,突然就听到有人在打喷嚏。

  除了连续的好几声打喷嚏声,接着还有连续的咳嗽声。

  从咳嗽的声腔可以听得出来,这个人一定是个小孩子,这个人也一定是个女孩子。

  听到这样的声音,此时已经惊讶了的大家,除了不约而同的看向亭子,就连划船的动作都停下来了。

  就在大家挣着耳朵细听辩别的时候,还确实就是亭子里边,又是传来了连续不断的咳嗽声。

  “小姐,小姐,是小姐的声音,在亭子里边。”

  这时候终于反应了过来的大家,便是一边喊着的一边朝着亭子使劲划去。

  看大家的小舟都挤在一起,根本就靠不到亭子边上,有那机灵一点的下人们,便是调转船头的朝岸边划去。

  这样的他们,之所以要划向岸边,就是想把这个好消息尽快的告诉东家。

  他们是先一步报信去了,可终于靠到亭子边上的大家,在爬到亭子里边的时候,却是狠狠的吓了一跳。

  此时的朱继珺,正躺在地上喘着粗气。

  这时的朱继珺,脸上已经是苍白中夹杂着猩红。

  看到这样的朱继珺,大家自然是急忙先喊出她的名字。

  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,朱继珺先是慢慢的睁开眼看了看,接着便又闭着眼睛喘起了粗气。

  朱继珺的症状很明显,即便是不懂医术的大家,一样也知道孩子这是染上了风寒。

  看着这样的朱继珺,大家只能又急忙把朱继珺抱起,这孩子如果不能够尽快的得到医治,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。

  等大家载着朱继珺靠岸之后,朱达昌马静蓉等朱家所有人,已经都着急的等在了岸边。

  在大家的小舟还没有完全靠岸的时候,朱达昌已经淌着水跑到了小舟前。

  此时已经不管其他的朱达昌,抱起朱继珺就是往院子方向跑。

  此时一边跑着的朱达昌,一边还大声喊着叫郎中。

  朱达昌这人走路很稳当的,即便是有天大的事情在身边发生,一直以来的朱达昌,都没有这么慌乱过,可是这次的朱达昌,却把自己慌乱到失了分寸。

  除了朱达昌是这样,其实包括马静蓉和朱母在内的几乎所有人,都比平时要慌张太多。

  等把朱继珺抱到屋里后,屋里屋外已经是站满了人。

  这时候的屋子里,都需要棍子他们劝离,才能让屋子里安静下来。

  朱继珺躺到床上不到一炷香的时辰后,郎中便也已经赶了过来。

  这个郎中很聪明,当他从叫他出诊的下人嘴里得知朱继珺的情况时,在还没有给朱继珺诊脉的前提下,便把治疗风寒的药材背了过来。

  这样一来,只要郎中对朱继珺的病症猜的没错,就省下了再次去抓药的时辰。

  估计也就是这位郎中的争分夺秒,才让朱继珺的风寒病症得到了及时救治。

  三天以后,朱继珺就能下床活动了。

  十天以后,朱继珺已经和原来没有了什么两样。

  说到没有两样,其实也实在不对。

  经过了这一次的劫难,原来一直都沉默寡言的朱继珺,开始变得活泼起来。

  现在都能和哥哥弟弟们打成一片的朱继珺,不仅不再像原来那个朱继珺,而且还能说会道懂事可爱。

  这样的朱继珺,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样无法解释的事情,没有人能够真正的解释得清楚。

  又过了十年以后,朱继珺嫁给了马国柱手下的一个将官。

  这样的朱继珺,一直成长成为了总督夫人。

  郭继昌,也就是朱继珺出嫁的那一年,郭继昌开始跟着马道兴跑买卖,不出几年的郭继昌,已经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。

  朱继达,也是在朱继珺出嫁的那一年,便跟着已经是两江总督的姥爷马国柱,在两江区域开启了自己的武官生涯。

  后来,在一次镇压藩王的战斗中,战死在云南的沙场上。

  朱继旺,还是在朱继珺出嫁的那一年,跟着哥哥朱继达一起来到两江。

  朱继旺,一样是在镇压藩王的战斗中,和哥哥朱继达一起战死在沙场上。

  知道了这样的消息,不论是朱达昌,还是马静蓉,亦或是王艳茹,好多年都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之中。

  朱达昌很长寿,直到王艳茹、麝香都去世后,朱达昌才在八十九岁高龄的时候,撂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铺子,永远的离开了人世。

  相比于朱达昌来说,马静蓉更长寿。

  直到看着郭继昌把买卖做到了百余家铺子的时候,她才以九十一岁的高龄,去追随打打闹闹了一辈子的朱达昌去。

  郭继昌,一生娶了六房妻妾,生有九个儿女。

  在郭继昌的儿女里边,六个儿子有四个是姓了朱姓,三个女儿有两个是姓了朱姓,剩下的儿女为郭姓。

  在朱达昌修建大宅院的基础上,郭继昌又把他们家的大宅院扩建了一倍多。

  除了这些,以前跟着朱达昌干过的老人们,都在郭继昌这边做的很好。

  就连他们的子孙后代们,几乎一直都跟着郭继昌等朱家人做买卖搞营生。

  朱家的牛肉,经过了多年的改良,已经变成了很多地区的凉拼首选。

  朱家的牛肉,一直发展到清末时期,才渐渐的有了一些不好的趋势。

  朱家的牛肉,之所以在那个时期开始走下坡路,除了朱家人过于的依赖官家的扶持,减少了对自身发展的动力,还有在战乱和纷争的岁月里,朱家人的家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。

  甚至在某一段时期,朱家的家业已经是凋零殆尽。

  虽然朱家人的家业在逐渐的凋零,可那时候还算是精明的朱家人,一直把祖宗的牛肉秘方都把在手里。

  也就是因为朱家人的这个举动,才让朱家人有了重新修复买卖的机会。

  之所以在之后的述说过程中,一直都是以朱家人的称呼来点明脉络,就是因为从郭继昌之后的朱家买卖继承人里边,都是朱姓一族在延续着。

  郭继昌家里的郭姓一脉子孙,一直仅仅只是一个股东的身份。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