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八章 阴云渐起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

蒋琬听到潘濬所言反而很有兴趣,

  “主公如今恰需一人作千里马,董幼宰在益州民望甚至高,恰好可以作为表率。”

  “兄长,可其中难度!”

  “承明不必担忧,待我去见一见让再说。”

  潘濬听到此话,沉思了一下:

  “也好!”

  蒋琬稍作休息,在沐浴更衣后,在潘濬的带领下前往董和的府邸。

  此时的建宁已经到了午后,

  阴冷的冬日,在太阳的照射下已经渐渐的温暖,

  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,

  蒋琬看着城中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,微微的点了点头,

  “建宁之繁华比之牂牁要好上许多!”

  听到此话,一旁的潘濬笑着说道:

  “确实如此,我看过府中籍册,建宁人口甚至要比武陵多。”

  “竟比武陵人多!”

  “建宁曾有一古滇国,当时人口便逾十万,后来楚国遣楚将庄硚领兵平定滇国,

  后因路途被秦所断,便留在了滇地与百族融合,使得人口大增,直到武帝时滇地才归于大汉。

  “未曾想还有这样一段历史!”

  “我亦是在建宁时才知晓此段历史。”

 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,前面的路口突然出现了一阵骚乱,

  原本悠然的百姓像是受了惊吓的羊群四处奔逃,

  “怎么回事?”潘濬走到路边拉住了一个城中的百姓寻问起情况。

  而那百姓有些慌张道:

  “是雍氏,雍氏一族!”

  “雍氏!”潘濬愣了一下,就在他一愣神的时候,被他拉住的那个百姓瞬时间挣脱而去,

  潘濬也没有理会逃走的百姓,

  转头对自己左边的护卫说道:“前去看一看,发生何事?”

  “诺!”

  看着离开的护卫,一旁的蒋琬突然想到了什么,向潘濬询问道:

  “这个雍氏可是向主公献城的雍氏?”

  潘濬点了点头:

  “正是他们。”

  而就在这时,前方混乱的街道又发生了变化,

  只听有人在大喊:

  “杀人了!”

  “杀人了!”

  原本还在观望的百姓,瞬间逃的干干净净了,

  听到呼喊潘濬心中一动,想到自己派出的护卫竟然还未归来,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,

  “兄长待我去查看一二。”

  “同去!”

  当潘濬与蒋琬来到路口,

  只见路口上站着一群手持兵刃光着膀子的壮汉,正在捆绑着几人,欲要将这几人带走

  而他派出的那个护卫竟然被人打到在地,血流一地,不知生死,

  见此潘濬怒火冲冠,正要发作之时,

  对面那一伙人,也发现了潘濬等人的到来,

  没有任何言语便拿出兵刃,似要随时动手一般,

  看着这些人的动作,潘濬愣了一下:

  “早就听闻南中人一言不合,便刀斧相向,生死相搏,如今看来也却是如此。”

  而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,一人从后面走来上了,

  人还未到,话音到先传了过来:

  “我当是谁,原来是潘太守,哦!还有蒋长史,没想到蒋长史也到这偏远之地,真是有失远迎。”

  这时潘濬看清了来人,忍不住说道:

  “雍闿,你好胆!”

  却见雍闿满脸笑容微微一礼,而后说道:

  “此乃我雍氏族内事务,望潘太守不要插手。”

  说完百年要带着被抓之人离开,

  而雍闿如此态度彻底触怒了潘濬,他看着即将离开的雍闿,脸色一沉:

  “为何打伤我的护卫?”

  “护卫!”这时雍闿才注意到倒在地上的护卫,他皱了一下眉头,对身后的人说道:

  “是谁所做?”

  却见一人小心的走了出来到:

  “少族长,是我!”

  此人话音刚落,一阵寒光闪过,只听得扑通一声,说话之人便倒在了地上,霎时间没了声音。

  雍闿将兵刃收回,看着潘濬,咧嘴笑道:

  “潘太守,此赔罪可满意否?”

  说完便要继续离开,

  “等等!”潘濬突然叫道,

  雍闿这时停下了脚步,回头过头来,

  此时雍闿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,有些不悦道:

  “一命抵一命,此乃南中习俗,潘太守还要如何?此事便是到了将军面前,我雍氏一族也无过错之处。”

  潘濬还要说什么,却被一旁的蒋琬给阻拦,

  见蒋琬摇头示意,潘濬也只能压下心中的怒火,放任雍闿一行人离去,

  “兄长为何拦我,按照大汉律例,雍闿岂能如此行事?”

  听到雍闿如此之言,蒋琬心中有些无奈,

  自己这表弟,才学人品过人,就是性格刚硬,不知变通,

  要不是如此,也不会得罪黄祖被赶到零陵为县官。

  看着还在怒火头上的表弟,蒋琬只能好言说道:

  “大汉亦将不复,汉律又有何用?更何况在这南中蛮荒之地,承明还要多些忍耐,待查清事情在做处理亦不迟?”

  听到蒋琬此言,潘濬微微的摇了摇头:

  “兄长之言,潘濬不敢苟同,乱世就当用重典,蛮荒之地更是因该严刑峻法,方能让一方安定,再说汉室颓败又如何,便是更迭新帝,也得用法。

  怎能见罪于前,而心有忍耐?兄长此法不可取!”

  蒋琬本想提醒潘濬一两句,但见他竟然还说教起自己,顿时回想起了一些往事,

  想当初潘濬被贬至零陵,他恰好在零陵隐居,

  当时二人许久未见,便留下与之交谈。

  可没过几日,二人见便有些不愉快,

  起因便是二人的理念有所冲突,

  现在想来,蒋琬依旧诧异,想那宋忠乃是当时大儒,

  怎会教出这样一个满脑子都是法家思想的弟子,

  虽然法家思想有一部分融入了儒家中,但向表弟这样偏激的他还是第一次见,

  不说蒋琬对潘濬的思想不认同,潘濬对蒋琬中庸的做法也不感冒。

  这也使得接二人间少有交心之时。

  想到这里蒋琬便是一阵的沉默:

  等快要到董和的住宅时,蒋琬还是忍不住开口道:

  “那雍氏一族,承明打算如何处理?”

  听到蒋琬的话,潘濬沉思了一下说道:

  “此事还是先报于主公在做处理!”

  “嗯!”见潘濬竟然没打算对雍氏一族动手,露出了奇怪的神色,

  “这不合承明的性格啊!”

  潘濬也见到蒋琬如此神色,便猜到他在想什么,于是无奈的摇了摇头道:

  “兄长,承明并非莽撞之人,雍氏一族在南中素有威望,又加之献城有功,岂能轻动,

  再说濬上任时日尚短,对雍氏一族亦不了解,不知其罪责如何,若真有罪在动手也不迟!”

  蒋琬听到此话,点了点头。

  这时潘濬突然想到了什么,向蒋琬询问道:

  “凶者,雍闿献城有功,主公至今未给赏赐,这是为何?难道主公有所遗忘?”

  蒋琬摇了摇头道:

  “主公倒是未曾忘记,不过不知为何没有赏赐?”

  二人说到此处更是疑惑,按理说这样的功劳早就应该有所赏赐,

  要不然谁还会向金旋投降,

  可如今金旋反而像是忘了一般,谁也不知道金旋是如何想的。

  “恐怕,雍闿今日之事情,和未能得到赏赐有关?”蒋琬不知想到了什么猜测道。

  潘濬此时也冷静了下来,他回想遇到雍闿的场景,却是值得怀疑,

  可以金旋在南中的威望,雍闿若是这样挑衅,恐怕是自寻死路,他有些不明白。

  “也许该和主公说一说此事?”

  这时董和的大门已经近在眼前,

  而在府门前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在那里站立,似乎在等候着他们的到来,

  “兄长,你看门前这个少年,便是我在信中提到的董允。”

  “哦!他便是董允。”

  看着站在门前的董允,蒋琬突然皱了一下眉头:

  “看来这董幼宰是不想见我们啊!”

  “兄长如何得知?”

  却见蒋琬摇了摇头,上前一步说道:

  “平西将军长史,牂牁太守蒋琬,欲要求见董太守,不知可否一见?”

  听到蒋琬的名头,董允愣了一下,

  他不知蒋琬这人是谁,但蒋琬的官职他却是听明白了,

  在父亲的教导下,他对大汉的官职还是有所了解,

  不说太守之职位,光说这长史,在大汉有大有小,

  重要的是看是在谁府下的长史,

  平西将军虽然是在重号将军中位列末尾,但也位比九卿,有开府的权利,

  而这府中的长史,便是其麾下的文臣之首,

  如今这样地之人来拜访父亲,

  他有些担忧父亲的决定是否正确,

  但蒋琬接下来的话,让他送了一口气:

  “既然董太守身体有恙,那琬过几日再来拜访。”

  说完又是一礼,便和潘濬转身离去,

  而董允还了一礼,见蒋琬走远,急忙反身将院子门好,

  匆匆忙忙的向着正堂跑去,

  刚到正堂,他看到父亲还在安然就坐,丝毫没有担忧的样子,心中顿时安稳了许多,

  此时董和放下了竹简,看着儿子头上微微汗水,他摇了摇头道:

  “潘太守走了吗?”

  董允点了点头,

  听到潘濬已经离去,董和叹息一声,又拿起竹简继续看了起来。

  这时董允犹豫了一下说道:

  “父亲,这次除了盘太守还有一人?”

  “嗯!还有一人!是谁?”

  “那人自称平西将军长史,牂牁太守蒋琬。”

  “蒋琬!”听到蒋琬的名字,董和明显愣了一下,而后猛的站起来,

  “父亲认识此人?”

  董和点了点头:

  “当初他坐镇牂牁,张将军从江州发兵而至,便是被此人击退,”

  董和这时在堂中来回的走了两步,

  如今蒋琬身为为长史,竟然亲自来拜访自己,其中的意味可想而知,

  恐怕是金旋注意到了自己,有心要招揽他。

  可若是要降于金旋,董和心中有些不愿,毕竟他已经投效刘璋,

  刘璋甚至提拔他做建宁太守,如此恩德岂能忘记,

  但要不降金旋,虽然他有耳闻,金旋并非残暴之人,但自己的安危恐怕会有所影响,

  自己死倒是无所为,大不了成就一番名望,

  可看着自己的儿子正值少年,董和心中有些不忍,

  想到他儿子从小便显示出不一般的才能,到如今更显露在外,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,

  若随着自己一起死在这南中蛮荒之地岂不可惜。

  想到这里,他长长的叹息一声,

  心中既有些犹豫,又有些挣扎,

  而就在这时,一个仆人走了进来说道:

  “主人,雍闿求见?”

  “雍氏!”听到这个名字董和眼中便闪过了一丝厌恶之情,

  “他竟然敢于来见我!”

  想到雍齿他的心中便是不快,

  若不是雍氏突然反叛攻下太守府,

  建宁怎会被金旋如此轻易的占领,

  那时的他已经准备好守城,以建宁这样的城池,加之南中地形气候恶劣,守个一年半载,不成问题

  到时候他将金旋拖在此处,主公未必不能夺回南中,

  可惜这一切都被雍氏一族所破坏,

  想到这里,他直接摇头道:

  “不见!”

  “可是主人,那雍闿有言,主人需得见他。”

  此时董和有些不耐烦了:

  “雍闿这二心之人有何话说?”

  “他说可以帮助主人离开建宁返还蜀郡!”

  “嗯!”听到此话,董和脸色微微一变,雍闿此话,正中他心中所想,

  董和犹豫了片刻,最终颓然的坐了下来:

  “罢了!带他进来!”

  “诺!”

  ……

  看着客座上那个年轻人,董和板着脸问道:

  “雍氏一族既然已经投降金旋,为何要帮我,若是让金旋知晓此事,恐怕你雍氏一族顷刻见便会覆灭!”

  听到此话,雍闿神色平静的说道:

  “雍氏一族帮金旋夺建宁有功,可前些日子,金旋封赏官员,唯独忘记我雍氏一族,如此忘恩之人,岂能为他效力!”

  董和听到如此言语,脸色更冷了:

  “你雍氏一族在建宁尚有影响,可离开建宁,北上又如何怎能帮我?”

  听到董和的质疑雍闿微微一笑:

  “董太守应该知晓孟氏一族!”

  “孟氏已经衰亡,如何帮助于你。”

  “董太守放心,我雍氏一族恰好有恩于孟氏族长之第孟优,有他定可助董太守返回蜀郡。”

  而就在董和和雍氏交谈之际,蒋琬和潘濬又走到了刚才发生骚乱的那个街道,

  这时的人流依旧,方才的事情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,

  见此也只能感叹,南中百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。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