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3 闹着玩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“哈哈哈哈,各位乡亲们,今天是我宋三郎大喜的日子!”

  “天杀的小兔崽子!看老子今天不打死你!”

  “娘啊~孩儿不孝啊~”

  ……

  大清早的,演员工会旁边的大柳树底下,陈歌手里捏着一个小本子,脸上一阵哭一阵笑,同时嘴里还念念有词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犯了病。

  从拜杨守河为师到现在,已经快要一个月了,这一个月里,除非老鲁那边人手不够,陈歌才会去影视城帮忙,其他时间他就一直在杨守河那里学习。

  现在陈歌手里拿着的本子就是他的功课,这是一个有些老旧的笔记本,笔记本里用蓝黑色的钢笔记了上千句台词,每一句都是经典,杨守河对陈歌的要求,就是要在一个月里将这些台词都顺顺溜溜的念出来。

  不要以为念台词很简单,尤其是这本笔记本上的台词,有喜,有怒,有哀,有乐,有的还喜怒哀乐掺杂在一块,如果念出来的时候情绪调动不够,那么听起来就和白开水一样,根本没什么味道。

  用杨守河的话说,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表情和台词,表情这方面,最基础的是要做到说哭就哭,说笑就笑,而台词这方面至少要让观众听起来不会出戏。

  什么是不出戏?这是一种很难说的感觉,陈歌就遇到过这么一个情况。

  当初在《刘去威》剧组的时候,有这么一出场景,外出打探的士卒发现了山贼的行踪,于是回到军中上报。

  当时饰演这个士卒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群演,一开始当他得知自己饰演的人物竟然有台词的时候还十分兴奋,按照导演的要求,他急匆匆从军营外冲进了大帐,单膝跪地,高喊“报告将军营东十里发现山贼踪迹!”,整个过程这个群演没有出丝毫岔子,然而这个镜头却没有通过,因为这个群演的台词就像小学生念书一样,可以说一句台词就把整个镜头给废了。

  最后导演还是换了一个人来演这个士卒,这一回是个跟组的演员,那台词一喊出来,一字一句,铿锵有力,要气势有气势,就连普通人都能听得出来前一个和这位的差距。

  陈歌现在就是在练台词,刚刚开始的时候,那些情绪简单的台词,他明明知道该怎么念,可是张嘴说出来的时候总是差了一点味道,但是一个多月练下来,他已经能做到该笑的笑,该骂的骂了。

  用杨守河的话说,陈歌现在年纪小,舌头还是软的,如果年纪再大一点,想要练好台词,嘴里就得含着石子儿,否则舌头容易发硬。

  陈歌也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,但是他确实能感觉到自己念台词的功夫每天都有明显的提高。

  “山娃!练台词呢?”或许是陈歌练台词练得太专心,连老鲁走近了都不知道。

  “老鲁叔,您来了!”一听老鲁来了,陈歌连忙打招呼。

  今天陈歌要去影视城给老鲁帮忙,因为影视城来了一个大剧组,一口气要了两百多个群演,在影视城讨饭吃的专职群演只有一百来个,根本凑不够数,所以老鲁不得不联系那些平常不怎么出工的兼职群演过来帮忙。

  陈歌一听到这个消息,立即就跑过来给老鲁帮忙,和他一起的还有四叔,别忘了,四叔也是兼职群演之一,虽然当群演一天赚的钱还不足饭店收入的一个零头。

  一群人坐在小货车上开始往影视城那边跑,这一次的车斗里至少坐了二十个人,但这还不够,听老鲁的意思,等一会儿他还要回来再拉一趟。

  到了影视城,陈歌才突然发现,自己这段时间没来,影视城竟然来了个大变样。

  首先,是城门上方竟然挂上了牌匾,牌匾横在城门上,刻着“京城”两个大字,看到这两个字,陈歌的心头一跳,你挂上这个牌子,就不怕人家真正的京城那边来找你麻烦?

  进了城门,眼前的景象彻底让陈歌惊呆了,原本空荡荡的酒楼瓦肆此时纷纷开张,有买布的,钉鞋的、百货架子、独轮小推车……身处在这里,仿佛真的进入了一座古代的城池,只不过城里的人有点少,还有就是这条街的尽头架着一台摄像机,将整个街道的气氛破坏的一干二净。

  什么是大制作?这就应该是大制作了吧!总之自从来了影视城之后,陈歌还从没有见过有剧组能包下一整条街的,而这次的剧组,不光光是这一条街,就连城门都被包场了,由此可见投入有多大了。

  老鲁把人带过来就匆匆离开了,出来招呼陈歌他们的是影视城的一个工作人员,他把陈歌一行人带到了一处古代的大宅里,一进这宅子的大门,陈歌他们就看到了正在院子里忙碌的剧组人员。

  当了这么久的群演,什么样的是剧组的工作人员,什么样的是演员,陈歌一眼就能分辨出来,因为这两种人虽然同在一个剧组,却分属于不同的派别。

  凡是演员休息的地方,剧组的工作人员一般不过凑过去,陈歌也不明白其中的道道,但是他的眼睛毒,能看出来剧组的人都躲着演员走。

  眼前的情况就是这样,七八个应该是演员的人坐在院子的回廊下休息,而工作人员则干活的干活,没干活的也站在墙边上,两组人可谓泾渭分明。

  当陈歌一行人到来的时候,坐在回廊里的那些演员仅仅是瞅了他们一眼,而只能在墙边的剧组人员就纷纷跑了过来,开始给陈歌他们换衣服。

  陈歌因为年龄原因,再加上身材高挑,所以换上了一身白衫,成为了一个逛街的白衣公子,当然,现在这条街上还没什么好逛的,因为人还没有来齐。

  紧跟着陈歌他们一群人之后,陆陆续续又来了上百个人,这一回街上才算真正的热闹起来,有货郎小贩,姑娘大婶,拉驴的,牵马的,推车的,杂耍的……陈歌一身淡白色长衫,衣袂飘飘,头上戴着乌黑柔顺的假发,漫步在街头,心里竟然生出一股不真实的感觉。

  “馍馍~馍馍唉~”

  “小油菜呀!新鲜的小油菜!”

  “客官里面请——”

  ……

  听着耳边传来的一阵阵喧闹声,陈歌的脚步不急不缓,这条街只有三十多米,到了街头就是摄像机,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条街走完,不能太快,也不能太慢。

  走了没几步,前面就来了两个穿着锦袍的人,一个年级有四五十岁,面相精瘦,留着一撮山羊胡,双目熠熠放光,龙行虎步,带着一股不怒自威之感。

  跟在这个颇有威严的中年人之后的,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,青年一副书生打扮,面相俊朗,行走之间也带着一股书卷气。

  陈歌看着对方迎面走来,仅仅是用眼一瞥就不再关注,双方交错而过,陈歌虽然面色不改,但是心中暗暗赞叹,这两人的演技不知道比自己高了多少,人家不用台词,光是这幅走路的做派,就能体现出深厚的功底!

  没错,刚刚走过去的两人就是这部戏的主要演员,这部戏名为《钦差大臣》,讲的是某个朝代一位钦差大臣巡视四方,为民请命的事情。

  而刚刚走过去的两位,五十来岁的那个扮演的是钦差,二十来岁的那个扮演的是钦差手下的师爷。

  这一组戏讲的是钦差刚刚上任,在京城内微服私访,视察民情,而后发现宰相之子在街头强抢民女,于是上前阻止。

  镜头随着两个主演缓缓移动,并且从陈歌身旁经过,当眼睛的余光再也看不到身后的镜头的时候,陈歌缓缓松了一口气,因为这组镜头已经没他什么事儿了。

  然而就在陈歌准备加快速度走到街头的时候,身后突然传来导演的怒喝声。

  “停下!都给我停下!”

  陈歌一听这声音,立即转过身朝导演的方向望去,只见此时的导演撸着袖子站在大街中央,对着几个群演大吼大叫。

  “你们是怎么回事儿?会不会演戏?他们两个脸上有花儿吗?你们怎么就直着眼看着他们连路都走不动了?”

  看热闹是人的本能,陈歌也不例外,他凑到人群之中,看着导演满脸通红的训斥几个扮演路人的群演,立即询问边上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儿。

  旁边的人对这事儿倒是很清楚,经过他的讲解,陈歌也明白了事情的经过。

  被导演呵斥的那几个群演都是兼职的那种,他们从影视城建立到现在就没演过几部戏,所以扮演龙套的时候就免不了出现一些岔子。

  就比如这次,他们扮演的是路人,像陈歌这种刚刚来了一个多月的新人都知道,扮演路人的时候你只能听导演的安排乖乖当木头人,其他多余的动作绝对不能做,然而这几个群演见到“钦差大臣”和“师爷”之后,或许是处于对演员的好奇,竟然直接站在路中央不走了,直勾勾的盯着人家看,就像平常的时候嗑瓜子的围观群众一样。

  这还了得?想一想,在镜头里,一群路人走着走着突然在街道中央围观剧情主角,这戏该怎么演?

  不出意外,导演发怒了,他不是没见过不会演戏的群演,但是这么奇葩的还是第一次见,人家不会演戏的群演,至少还知道自己是在演戏,会认真去演,而这几个群演呢?他们根本就没把演戏当一回事儿!好像来这里就是闹着玩一样!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