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九章:当堂应对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殷清风不知殷元心中所想,他只感到了浓浓的父爱。

  那份父爱,让他心里暖洋洋的,舒坦极了。

  他在现代的父亲是一个假严父。

  在他童年时,父亲每次惩罚他之后不久,就会变着法儿的消除他因为年少而产

  生的不满和怨气。

  等他到了少年的阶段,开始慢慢领悟父亲严厉背后的慈爱。他有时会故意犯

  错,然后等待着父亲给他的“补偿”。

  长大后回想起当初,小孩子的把戏总是可笑的,但父亲从来没有拆穿他。

  就这样,他和父亲一个“愿打”一个“愿挨”的度过他的前十八年的人生。

  所以,这四年来,他从来没在心底认同过殷元。

  但他现在看到的是,殷元有着和他父亲一样的特质,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。

  从出生后就接受“父父子子”的古代人,不需要搞什么鼓励式教育法。做得好或

  许不会给什么赞扬,但做错了一定是一顿大棒子下去。

  棒下出孝子在古代绝对是最简单粗暴也是最实用的教育方式。

  古代的父亲,大多用语言和肢体教育子女,至于什么心灵心理教育。对不起,

  没有成熟的理论。鲜有人为之。

  所以,古代的父亲是严厉的、是铁面冷酷的、是不懂柔情为何物的

  但,他们是爱子女的。

  所以,国人一直到现代,子女也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对父母的爱。

  但父母却已经进化了,他们会对年幼的孩子说,爸爸妈妈爱你。

  殷清风扭头看着殷元,仿佛要重新认识那个男人。

  殷元作为父亲,刚才的举动是出于本能。

  他的本能,让殷清风潜意识里的抗拒,开始消散

  他对殷元笑了笑,扭头对着前面的殷氏长辈们说道:“在清风的应对里,以前

  是不包括国公府之外的族人的。”

  殷元登时松了口气。

  儿子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,

  第一层的含义,就如同他认为的那样,儿子已经有对策保能证京兆堂一支不受

  波及。

  这是应有之意,不足为奇。但第二层的含义,可就值得赞许了。

  短短的时间内,儿子已经想到了如何确保整体族人的安危。

  要论急智,要论聪慧,儿子真没让他失望。

  想到这里,他彻底的放松下来。

  他要好好琢磨一下,等儿子应对完眼前的诘问,回到府里后他该怎么教训他。

  对殷清风了解不多的其他殷氏族人,则开始皱起眉头。

  这什么意思?

  你把祸端惹出来了,还只顾着你们那一支?那我们这支怎么办?坐等祸从天降吗?

  “阿耶自幼教导清风,对内对外我殷氏永远是整体的。并告诫清风,要清风的

  心里永远不要有什么这一支脉那一支脉的想法。

  但清风年少,有些事情考虑不周全。在苦思对策时,疏忽了殷氏族人不单只有

  京兆堂一支。

  在这里,清风向阿耶,向诸位亲长请罪。”

  他原地磕了三个头,又旋转身体向殷元磕头,再转身给殷令名那些叔父们磕头。

  他认同了殷元是他父亲之一,抬高一下殷元给他涨涨脸就很简单了。

  殷氏族人脸色稍霁。

  看向殷清风的眼神没有那么犀利了,心里对殷元看法也高了一些。

  殷清风原地转了三百六十度后,直起胸膛说道:“刚才听到闻礼叔祖的提议,

  清风才意识到之前犯下的错误。”

  从殷清风进到书房的不拘谨,到请求让殷令名等人参与商议的全面观,到挨打

  后的冷静,到磕头认罪的不推诿和勇气,再到他说醒悟了之前犯下错误的灵敏

  殷外臣把殷清风的言行与表情尽看在眼里。

  这个曾孙了不得啊~~~

  他又看了一眼那些晚辈们,见他们面色除了忧愁外,没有他担心的那样露出愤

  怒的表情,他才放心下来。

  只要族内年轻子弟间不内斗,家族总会有未来的。

  他的插言道。“少年人不犯错,还是少年人吗?”

  这个曾孙一定要保下来!

  哪怕搭上整个家族,也要保住他!

  只要留着他的性命,殷氏总会有东山再起的契机!只要他能活下去,没有了京

  兆堂没有了陈郡堂又如何?只要有他在,陈郡殷氏的郡望就还在!

  殷褒祖不也是凭一己之力,建起现今的陈郡殷氏吗!

  以他的才能与心性,再建一个陈郡殷氏很简单!

  “我们不能因为少年人有了成就就欢喜,犯了错就只顾着责骂惩罚。他们犯了

  天大的错,还有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在,不能任由少年人去独自承担。”

  殷闻礼苦笑着看着他的叔父。

  这天大的错,是殷氏现在这双脆弱的肩膀能扛下来的吗?

  这小子展现出别的才能,最多就是让人嫉恨罢了。可参与到夺嫡的事情上,让

  太子惦记上了,谁能救他?

  太子以后是要登基为帝的,这天下都是他的,殷氏怎么抗?难不成还敢对抗皇

  室不成?殷氏可没有两门崔氏那样的底蕴和底气

  但长辈发话了,殷清风罪名的基调已经定下来了。

  他左右看了看,对其他族人说道:“是啊~~~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就是给后辈遮风

  挡雨的。”

  又看向殷清风,“你做事固然有些年少轻狂,但也是因为家族没有教导好。现

  在你的错事已至此,你先起身,让我们长辈们商议商议,看怎么化解这场危机。”

  殷氏的族训是不允许把犯错的子弟扔出去顶罪的。

  当年五世祖殷浩与桓温对抗,家族几近被覆灭,不一样挺过来了吗?

  当然,当年殷氏能度过危机,不但是因为殷氏齐心合力,也因为殷氏的联姻家

  族出力了。

  殷氏虽然得罪了四大名门望族中琅琊王氏、颍川庾氏、陈郡谢氏和龙亢桓氏中

  的龙亢桓氏,但殷氏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。

  殷浩祖的妻族是陈郡袁氏,妻妹婿谢尚出身陈郡谢氏。

  除了这两个足以对抗桓氏的家族外,同出陈郡的侨姓家族,如:颍川庾氏、阳

  夏何氏、颍川陈氏、南顿应氏等,都与长平殷氏有着紧密的往来。

  可现在的殷氏连一个拿得出手的联姻家族也没有,面对太子的猜忌,殷氏该如

  何应对?

  “等等!”殷嵓拦住殷闻礼,“先让他把之前想到的对策说出来,看看有没有可

  以借鉴之处。”

  殷元看了他阿耶一眼,心说:“你还是风儿的阿翁吗?风儿挨打了不说,跪在

  那里膝盖不疼啊~~~~”

  殷元护犊之情已经让殷清风感动到了,现在这些长辈们表现出来的爱护之情,

  更是让他有些激动。

  他想象中的“族斗戏”并没有出现。

  他恭敬的回道:“太子知晓阿耶和兄长的性子。对他来说,阿耶和兄长是完全

  无害的。”

  殷元羞得脸都快红了,你小子直接说你阿耶无能就完了呗,还无害的~~~~

  其他人心中点头。

  京兆堂人丁稀少,他阿耶和兄弟的才能又平凡,即使他有心作乱,得到的助力

  也不大,最多只能依靠他自己。

  “太子之前对清风说过,城北新皇宫在两年内就能建好。建好后,武德圣人就

  将禅位。”

  所有人心里一惊。

  禅位?

  怎么可以禅位?

  “太子果真对你说过?”殷闻礼紧张的问道。

  他作为中书省掌制诰的中书舍人,是武德圣人亲近之臣。

  在他原先的筹谋里,他在三到四年之后才能由正五品上中书舍人升为正四品上

  的中书侍郎。只要他迈过五品这个坎,才能成为朝堂上实权官员。

  有了这个身份,家族才能有进一步的可能。

  但现在

  太子上位后,像中书侍郎这样的官位,可未必就是他的了。一个不好,他可能

  就会被调离中枢的。

  最好的结果,或许就是在品级上升一下,然后扔到某个下州去做刺史了。想要

  再次回到长安城,可就千难万难了

  “太子没说圣人禅位的理由,但清风的猜测是:太子政绩卓越,百官咸服百姓

  拥戴,与其等太子逼宫,还不如主动禅位更好一些。”

  殷氏族人无语的看着殷清风。

  太子的政绩?泰半是出自你之手吧。

  “事后,清风就向太子提出出外游学。”

  听明白其中含义的人,心中在点头。

  太子继位,必然要大封功臣。

  若是细数他的功劳,恐怕是在他三十岁之前就封无可封了。若因为他当时不在

  场而不赏赐,顶多会有一些不知趣的人议论几句。等到几年后他回来,即使封赏,

  多少也会留下余地的。

  “但清风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,还要做长久的打算。所以,清风又向太子谏

  议,以后的外戚只能出任内属官。”

  他将内外属官的内容说了一遍。

  殷氏族人面面相觑。

  这小子就不能安生点儿吗?

  你这谏议如果被采纳了,有才能之人谁还愿意做驸马都尉?谁还愿意将女娘嫁

  到亲王、皇子府上?这会坑害多少想要借着与皇室联姻的机会往上攀爬的家族?

  不过对他而言,这的确是一条不错的自保之策啊~~~

  殷清风再有才能,在朝堂上没有实际官职或者权力并不大,太子应该会放下一

  些戒备的。

  “除此之外,等清风成亲后的一两年内,就以足疾为理由闭门不出。”

  这个好!

  就算太子明知他在说谎,可也知道他知进退懂避嫌的心思。

  “最难办的,就是要面对太子比清风更早归天。

  清风计算过了。距离太子归天大约需要四十年的时间。所以,清风会在那之前

  远离长安。或许去海外之地,或许去林邑等瘴南之地,这些尚未确定。”

  几个小辈们一起看向中间的位置。

  殷清风已经把目前的,长期的,最终的打算都说了,你们是什么结论啊?

  这事情放他们身上,他们是想不出这么周全的计策的。

  殷嵓脸上没什么表情,心里早就放轻松了一些。只要孙子事事想在前,终究是

  不会太吃亏的。只要孙子没事儿了,太子总不会祸及所有家人的。

  他看向殷外臣和殷闻礼,等他们做评定。

  他出言阻拦殷闻礼,也是想着让殷清风给其他人提供一些思绪。如果被采纳

  了,多少也能将功折罪的。若是以后家族真出了事,至少族人对这孩子不会有太多

  的抱怨。

  “好了,这回该让孩子起身了吧?”殷外臣首先说道,“你起来说话吧。”

  身体是否健壮,与膝盖承受疼痛的能力无关。

  殷清风来唐朝后,只在祭祖和年节时向长辈祝贺行过跪礼。像这样长久的下

  跪,还真是头一遭。

  殷闻礼对殷清风的应对很满意,那些对策比他想象的还要周全。

  但应用到整体族人身上就未必管用了。

  殷元可以不在军事学院里做一个博士,殷清栿可以做一个清闲的驸马都尉,殷

  清风自己可以闭门不出可殷氏的晚辈们,也包括他在内都不出仕了?

  “我族规中规定,族中子弟触犯了刑律,家族不可包庇。但像你这种情况,家

  族是不会抛弃你的。”殷闻礼看向殷外臣和其他人,“所以,容长辈商讨一下吧。”

  他站起身来,“时间也不早了,用完餐再议吧。”

  殷清风躬身道:“容后辈再说几句。”

  “你说说看。”殷元及时出现了。

  “之前闻礼叔祖言道让清风做家主。现在因为清风的不自量,不若反其道而行之。”

  “哦?你说说。”

  殷闻礼着急想解散会议,不但是他们这一天商议下来有些劳累了,而且他还要

  想想他的仕途该怎么办。但殷清风的请求他不能视之不理。

  “殷氏两支分离在前,往来较少在后。最多因为阿耶出仕后,多了一两次的走

  动。那么,索性就在明面上继续保持现状吧。

  平日里除了不主动往来外,年节的时候礼节性的拜访一下就可以了。

  至于暗地里,墨香坊在明春就要成立了。一切由这边的族人打理。等清风出外

  游学一两年后,会有心腹之人拜访这里,他们会有新的产业交给这边的族人的。

  之前清风提议让令名叔父参与进来,便是打算让叔父暗中与清风心腹之人交际。”

  “哈哈好一个‘殷氏两支分离在前,往来较少在后。’

  元无意中却成全里家族,值!”

  最先开口的反而是本应被嘲笑的殷元。

  “风儿的想法不错!”

  他先给儿子一个肯定,然后说道:“长安城内有些权势的人都知晓元当初从家

  族内搬离。在他们看来,就是家族两支已经离心离德了”

  殷闻礼等人细琢磨下,好像两全其美啊~~~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