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强心针-----庚戌土断
0.1秒记住本站域名 [ixs.cc]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

 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、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的办法。

  这是官方的说法,现在作者君就通俗一点说。

  原本中国的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,随着三国往后走,江南在不断开发之中,但始终有人力不足的缺憾。

  西晋被匈奴灭掉之后,衣冠南渡,淮河以北的中原人口大量迁徙到长江以南。

  东晋就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(即侨置郡县),安置北方士族及流民。一言以蔽之,你从哪里逃难来的,就被安置在哪里,就像现在的南京路,上海路一样。

  当时侨置郡县都很荒凉而且没有边界,不征租税徭役。

  于是这些衣冠南渡的士族就开始广造田园,兼并激烈,影响朝廷财政收入。

  当大爷当惯了的,还是改不掉习性。世家的腐朽与土地兼并是分不开的,谢家王家都不干净。

  咸康七年(公元341年),晋成帝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,增加财政收入,命侨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,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。

  这次土断没有强力执行者,雷声大雨点小,作用不明显。

  相当于是既当运动员,又当裁判员,世家又不傻,你让他吐出来他就吐出来?图样图森破。

  又过了二十年,东晋大司马桓温(312年—373年)执政时,于兴宁二年(公元364年)三月庚戌日(初一)行土断法,史称“庚戌土断”。

  这次严厉清查户口,对隐匿户口的贵族地主也予以惩处。土断之后,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,赋税收入也增多了。康宁元年(公元373年),桓温死后,此法不行。

  典型的人亡政息。

  但这次土断极大的增强了东晋的财政实力,后来的短暂雄起与之不无关系。

  不过之前有桓温压着还好,之后除了开始谢安还能稳定住局势,谢玄还能北伐打一下之外,东晋已经开始全面堕落腐朽,土地兼并民不聊生。

  等谢玄谢安等人一死。东晋朝廷就开始了一次比一次厉害的作死,最后被那个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取而代之。

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,收录上百小说站,自动换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