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
石顶宫的改造建设,已经落下帷幕。
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,现在的石顶宫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——一座宏伟的山门;一条直达宫前的水泥路;绿化、照明、以及凉亭等更是一应俱全;供奉石顶真仙的正殿来了一次大修;功能齐全的大戏台也已建成,甚至还修建了一座用于供奉地方杂神的偏殿……除此之外,正殿一侧修建了一个放生池;放生池的一旁接了一眼山泉,美其名曰“仙泉”;正殿后面几颗古老的石斑木,挂上了凤来县古树名录的牌子;就连石顶山山顶的擎天巨石也被赋以浓烈的宗教色彩,除了修建了直达山顶巨石的石阶小道,擎天巨石也被围栏围了起来,上面还刻了几个金色大字——“通天仙石”。
当然了,还有一个公用厕所,取代了叶金水家条件恶劣、人畜共用的茅厕。
从此,内急的人们,再也不用忍受那一股令人发指的恶臭,并且再也不用害怕会被大傻偷看屁股了。
现在,石顶宫已经是华强镇首屈一指的道教活动场所,甚至还成为了凤来县新兴的一个风景旅游区。
这一些,对于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的上山村,无疑又新添了生机与机遇。
改造建设已经落下帷幕,而为了打响石顶宫的名气,展现石顶宫全新的风貌,石顶宫管理委员和及上山村村委会,一致决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落成典礼,并邀请了华强镇以及凤来县的相关领导,以及凤来县宗教协会的相关人士,一起出席这个盛大的典礼。
早在石顶宫改造建设即将完成之时,村里在“石顶宫发展建设管理委员会”的基础上,新成立了“石顶宫管理委员会”,设常务理事一名,副理事三名。
叶金水有私心,为人又有失公允,早在村里成立“石顶宫发展建设管理委员会”之时,他就因为人品的问题,只担任了一个副理事。不过,由于石顶宫改造建设的大部分资金,是叶金水发动广大信众而筹集来的,叶金水可谓是劳苦功高,加上上山村实在是找不出比他更熟悉宗教事物的人选,所以这一次成立的“石顶宫管理委员会”,叶金水终于如愿地当上了常务理事。
他这个常务理事一当,别的啥也不着急做,反倒是先把自家的猪圈和公用厕所连成了一体!
人畜粪便沤出来的大肥,农业生产、林木培育等都离不开它。另外,石顶山旱地所需的大肥,都是人工辛辛苦苦从山下挑到山上,也就叶金水一家住在半山腰,省了不少行脚挑担之苦。现在,叶金水自家用不了那么多的大肥,但叶金水是一个人精,他早就寻思着届时可以拿那些用不完的大肥做人情,拉拢一下人心。
他经常采取这样的拉拢手段。所以,即使他经常做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,很多人也不好当面说他的不是。
“石顶宫管理委员会”还有三名副理事,分别是叶永诚、叶永盾、张坚定。
叶永诚是村里老年协会的理事,为人公道、正派,就负责石顶宫的一应账务。
叶永盾的村长快当到头了,他也适时地退到幕后,给年轻的叶康元让路,现在主要负责对外联系方面的事务。
另外一个副理事,原本大家推举的人选是前任村支书叶文明。虽然叶文明为人也饱受诟病,但他终究是上山村举足轻重的人物,不仅见过世面,也经得住大小场面,是非常合适的人选。只不过,叶文明的门上出现了叶国相、叶兴财这么两个羞死先人的玩意,儿媳妇更是上山村桃色新闻的焦点人物,备受打击的叶文明一蹶不起,再加上身体的原因,现在基本上每天都缩在家里,吃药、感叹人生。
叶文明没有办法出任副理事,已选定的几名正副理事都是老骨头,大家就商量着推举一个年轻一些的人选,有什么繁重的事情也好冲在前头。若要说,上山村的几个现任领导都正当年轻,但他们都是“仕途中人”,过度参与这些宗教的东西,怕是对仕途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,也只好作罢。
大家把目光落到了叶德兴身上。
村里的年轻人当中,除了出远门的叶老六,也就叶德兴算是一个不容小觑的人物。他不仅年轻,而且敢作敢当,另外还参与了小学的教学楼、村里的水泥路、石顶宫的改造等建设,完全可以胜任副理事一职。
不过,就当大家准备推举叶德兴之时,村那头驼背岭的村民集体闹起了意见。
上山村由苦茶坡和驼背岭两个角落组成,也是叶、张两个姓氏各自的聚居地,共同组成了上山村这个大家庭。但苦茶坡的叶姓最早居住在上山村,人口又达三千之众,凡事都是压制着后来的驼背岭张姓,两个姓氏之间也时常发生一些矛盾。
若要说,石顶宫的石顶真仙是苦茶坡叶姓笃信的神明,而驼背岭张姓迁到上山村之后,本着入乡随俗的作法,也把石顶真仙视为他们的守护神,并不遗余力地为石顶真仙出资出力。说远的,就像是那一场“破四旧”的运动,驼背岭也为保护石顶真仙的雕像出过不少力;说近的,这一次石顶宫改造建设,驼背岭也是捐资捐物,各家各户甚至还抽出一名劳动力,义务到石顶宫里参与建设。
现在,石顶宫成立了管委会,可是大小理事里居然没有驼背岭的人,他们肯定不干了,就派出原副村长张坚定作为代表,到石顶宫里表达强烈的不满。
以叶金水为首的一些人,以苦茶坡上的事情,还轮不到驼背岭插手为由,就是坚决要把驼背岭的人排除在人选之外,就和张坚定等一干驼背岭的代表闹上了。而以叶永盾为首的一些人,本着团结互助的精神,大度地表示可以推举一名驼背岭方面的代表,作为副理事。
与驼背岭的矛盾还没有解决,而以叶金水和叶永盾为首的两方,却开始争论不休了。最后,还是由同样有着不小功劳的村支书叶世新出面,不仅肯定了驼背岭的地位,也肯定了驼背岭对石顶宫的付出,并且还建议由原副村长张坚定出任另一名副理事。
张坚定就这么被抬举进了管委会,驼背岭那边感到很是满意,对石顶真仙也就更加“虔诚”了……
一切准备就绪之后,声势浩大的落成典礼就如期召开了。
典礼共分三步走——石顶真仙巡境赐福、石顶宫改造落成仪式、善男信女祈愿礼佛活动。
这一天一大早,整个上山村,不分苦茶坡或驼背岭,也不分男女老幼,全都以一颗虔诚的心,等待着石顶真仙巡境赐福活动的开始。
今天正逢周六,学生们也出现在石顶宫,并且还有任务呢!
吃过早饭,郭惠珍就把家里的几个孩子叫到一起,让他们一起到石顶宫里。
她交代道:“你们几个到了石顶宫,记得先到正殿给石顶真仙磕头上香,让石顶真仙保佑你们健康成长、学业有成!”
家里需要准备供品,以迎接石顶真仙,所以郭惠珍不能前往石顶宫。
作为一家之主,叶永诚一直不赞成这一种封建迷信活动,也就对老伴的话不以为然——在他看来,读书靠的是勤奋,和一个木头雕像能有什么关系?但是,今天的情况较为特殊,他也不得不默认了老伴的做法。
随后,郭惠珍又对大孙子叶章宏说道:“特别是你,磕头上香的时候记得诚心一些,以求石顶真仙保佑你迎头赶上,争取像弟弟妹妹一样考上凤来一中!”
叶章宏听到这样的话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但他没有说什么,带上弟弟妹妹,又叫上玩得最好的堂叔叶德明,和人群一起走向石顶宫。
此时的石顶宫,可真是热闹非凡。
不仅村里能来的、该来的都来了,各地虔诚的善男信女也是人潮汹涌,小轿车、摩托车停满了能停的任何一块空地。实在没有地方停了,只好把车停在人家的院前屋旁,差点都快把人家的院门口给堵上了。最后,一些实在找不到地方停车的善男信女,索性把车停在了人家的菜地上,也因此糟蹋了不少刚刚长出的芥菜和菜头。
石顶宫内外,早已挤满了人。
本村的村民,除了凑热闹,也分配了任务,现在都在各个的地点集合着。就是那一些远道而来虔诚的善男信女,都捧着香纸争先恐后地挤往正殿礼佛,使得正殿内外混乱不堪。很快,不是谁的脚被踩到了,就是谁的衣服被香火烫了一个窟窿,或者是被燃放的烟花爆竹吓得惊叫连连……
菜市场都没这么乱!
这个时候,管委会的几名正副理事出动了。
叶永盾扯着他那标志性的公鸭嗓子,努力地维持着秩序,但他把嗓子都快喊哑了,正殿内外依然是混乱不堪。
叶永诚负责对善男信女的捐赠香油钱登记造册,可他好不容易挤进混乱的人群,刚刚在八仙桌子前坐定,就被围得个里三层、外三层。
张坚定负责此次活动的协调工作,现在正和叶德兴一道,给上山村村民们分配任务——成年女性全部到大戏台集合,主要是为接下来的摆桌做准备,淘米、洗菜、拨葱、切肉等;成年男性里,除了一些被选为伙头和打杂的,其余的分为开路、鸣炮、锣鼓、抬轿等;而那些爱凑热闹的猴孩子们,就全部被安排进旗阵。
大人们都很有秩序,各自领命去了。倒是这一大群猴孩子,一个个这里跑来、那里跳去,片刻也安静不得。
所谓旗阵,也就是举着一些充满宗教色彩的旗子,以及一些没有开刃的刀枪棍棒,随大部队凑热闹而已。
这样的差事,都是由猴孩子完成。但是,猴孩子生性好斗,不好管啊,而张坚定和叶德兴还有一箩筐的事情要忙,自然没有办法来管这一些猴孩子。
于是,叶章宏就被张坚定和叶德兴指派为旗阵的负责人了。
两人都相信叶章宏的能力,也没交代啥,把库房钥匙交给他,就各自忙活去了。
叶章宏拿着钥匙,先是费了好大劲,才把一群猴孩子聚拢在一起。他知道凭自己一个人,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任务的,也就请堂叔叶德明作为他的帮手。
他还看见了张向阳、叶国展、赵吉庆,就想着让他们一起帮助。不过,他们三人都有各自的任务——张向阳随车负责运送茶点;已经成为凤祥饭店学徒的叶国展和赵吉庆,则是需要到伙房里“一展身手”。
见是这样的情况,叶章宏只好让小学同学叶冬雪和叶春梅帮忙管一管。他还想让叶国雄帮点忙,但他怎么也没有见到叶国雄的大脑袋。
他打开库房,先是把旗子分给年龄较小的猴孩子,那以些刀枪棍棒则是分给了年龄较大的猴孩子。虽然那一些刀枪棍棒没有开刃,但也会伤人,还是分给年龄大一些的才保险。
这边才忙完,新任“石顶宫管理委员会”理事的叶金水,到这边视察工作来了。
他背着手,一副神气威风的样子。
他身后跟着叶德隆。
叶德隆的精神状态很好,完全没有不久之前恍恍惚惚的样子。
原来,作为石顶宫另外深谙“神明之道”的叶永能和叶老冒,一个到伙房那里掌勺去了,另一个又腿脚不便,所以叶金水就叫上叶德隆当他的跟班。
有一个跟班随侍左右,才能彰显他这个理事的派头嘛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