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
第六节
课间十分钟。
下一节是副校长张利民的语文课。张利民教学严谨认真,而且喜欢突击测验,二班上节课已经突击测验过了,收到消息的一班学生不敢怠慢,多数都在抓紧利用课间时间,进行复习。
语文是章宏的强项,因此他并不像其他同学那么紧张。他把语文课本从书包里拿出来,端正地放在书桌的左上角,就走出教室,去了一趟厕所。
回来的路上,他看见了敏莉,就迎上前想和她打一个招呼。但敏莉迅速交给他一张小纸条,匆匆跑开了。
章宏觉得很奇怪,就把小纸条打开,上面写道:章宏,我有可能也不读初中了。
短短几个字,却把章宏吓了一跳。
她是怎么了?怎么好端端的就不读初中了?要说她的成绩很好呀,以前还说要和他一起努力考上凤来一中呢!
他带着惊讶与疑问,回到教室。
回到座位上,堂叔德明偷偷递来一张小纸条。
章宏知道这张小纸条是冬雪写给他的——自从春梅不搭理他,传递小纸条的任务就交到了德明的手上。
章宏把小纸条夹在语文课本中,慢慢地把小纸条打开。
上面写道:章宏,谢谢你的帮助,我才得以上初中!
原来她是为了这件事情!但章宏觉得这件事情是叶平和的功劳,要不是叶平和,任他能有办法?
他从作业薄上撕下半页白纸,提笔写道:你不要谢我,要谢也应该谢你的堂哥!你的堂哥心里还是把你当妹妹的,所以你也不要总是觉得他对你不好!
叶平和是经常欺负欺负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堂妹,但自从冬雪在三年级野炊之时说出心声之后,叶平和就改变了许多,也不再怎么欺负她了。
他把小纸条折好,然后交给堂叔德明,就开始做着上课的准备了。而至于敏莉,章宏觉得应该找一个时间,好好问一问她不打算读初中的原因……
放学了。
章宏背起书包就冲出教室,并来到二班的教室门外,等着敏莉。
敏莉走出教室,他慢慢地跟了上去。走到校门口,他紧赶两步走到敏莉的身后,轻声地说道:“敏莉,你走慢一点。”
敏莉放慢了脚步,并回头看了他一眼。
章宏问道:“你为什么打算不读初中呢?”
敏莉回答道:“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,如果我去读初中,家里就没有人能帮我爸分担了。”
她说的确是实情——她爷爷走了之后,家里欠了一屁股债;她妈体弱多病,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药罐子;她还有一个正在读四年级的妹妹……她一旦去读初中,家里无疑等于失去一个帮手,所有的重担都将压在她爸一人的身上。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,心里总想着为这个凄风苦雨的家分担一些!
章宏知道这些情况!
而五年级里已经有两个同学因为家庭困难的原因,准备放弃读初中,敏莉即将成为第三个!
他学他爷爷的口吻,劝说道:“现在这个年头,不多一点书,以后怕是跟不上社会的发展!”
敏莉说道:“但我家里的情况……”
她没有把话说完。
章宏急忙问道:“是不是你爸不让你读初中?”
“不是我爸不让我读,是我自己打算不读?”
“为什么?”
敏莉低下头,没有回答。
“如果有什么困难,我和同学们都可以帮你!”
敏莉摇摇头。
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她已经下决心了?
章宏更加着急了。
他突然想起了石顶山上野炊的时候,敏莉说过的愿望,就说道:“你忘啦,以前你可是说过你想考上凤来一中?现在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,你却打算不读书了。我还等着你跟我一起努力,一起考上凤来一中,继续成为同学呢!”
敏莉愣了一下!
是啊,这是她的愿望,怎么能够就这样放弃了呢?
她低着头,仿佛在思考着什么。
就在这时,后面传来了德明的呼喊声。
原来,章宏走得太急了,都忘了跟德明招呼一声——他们倆向来形影不离。
德明走近的时候,路刚好到了分岔路口——往左通往苦茶坡,往右通往驼背岭……
升学考试一天天临近。
一些希望能够考到好成绩的学生,都开始抓紧最后的时间。
叶国雄最为勤奋刻苦。
他每天天刚亮就起了床,也顾不得洗刷,就捧着书本走到屋前空地上,开始朗诵课文;放学回家,他也是拿起书本,做习题、复习功课……自从家里多了一个挑担的男人,他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,而不是整天需要帮家里分担繁重的农活、家务活。
得益于这一点,他的学习成绩进步了不少。也是如此,他终于可以去想象一件之前从不敢想象的事情——考上凤来一中。
在五年级的五十几学生里,他与叶章宏、叶冬雪、张敏莉一样,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了。而在这些佼佼者当中,他早已把张敏莉甩在了身后,现在已经与叶冬雪出于同一水平线上——他很有信心超过叶冬雪,也就剩下叶章宏是他努力追赶的目标了。
于是,他每天都是那么勤奋刻苦,也渴望着有一天能够超过叶章宏,更渴望自己能够考上凤来一中。
不过,自从哥哥跑摩的赚到了几个钱,不仅脾气见长,对家里的事情也开始指手划脚。哥哥受到爷爷的影响,自小就不怎么待见国雄,更谈不上去关心他、呵护他。
有一天,国雄正在屋外朗诵课文,刚好哥哥从外面回来。哥哥一见到他,就板着一张脸,很不客气地说道:“你没有看到家里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做吗?整天就知道捧着几本破书!我倒要看看你能读出什么花样出来!”
这番话代表着什么呢……
到了该冲刺的阶段了。
还有一些同学根本没把升学考试当一回事。
张向阳还是那么调皮捣蛋;叶国展还是那样醉心于自己的“武侠世界”里;叶平和的成绩就算坐着火箭,也是赶不上了,索性跟着张向阳与叶国展瞎胡闹;赵吉庆已经决定不上初中,就连书本也被他撕光了,胡乱画上一些东西当作符咒;叶春梅不急不躁,因为她爷爷表示一定会让她上初中;而叶德明只有在妈妈差遣他干活的时候,他才会惦记着读书,但多半是想拿这个当借口,逃避劳动……
距离升学考试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,毕业班的学生开始面临择校了。
华强镇有一所公办学校——凤来四中。凤来四中位于镇中心崇文村,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,负责接纳全镇十三个行政村的毕业生。不过,因为地缘关系,有一些上山村小学的毕业生,会选择就近转入东阳镇的凤来七中。上山村与七中所在的金龙村相邻,距离只有寄里山路,步行只要半个小时。与相距近十几公里的四中相比,很多家长都贪图地理的便利,选择让孩子转到七中就读。
孩子要住校也可以,要走读也可以,不管住校或是走读,都很方便;孩子放学回家了,还可以帮家里干一些活——这对一些缺乏劳动力,或者比较困难的家庭而言,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但四中的条件要比七中好一些,教学水平也高一些,再加上转学手续比较麻烦,一些家庭还是会选择让孩子到四中就读。
如此一来,毕业班的学生们,就要面临择校,以及与同学分离了。
接到通知,毕业班的学生们都各自回去征询家长的意向——到哪一所学校就读的决定权,基本都在家长手上。
先说叶章宏和德明吧。
永诚很希望章宏能够考上一中,但如果他考不上一中的话,永诚就会让他就读各方面都要好一些的四中。
章宏到四中就读,按道理说德明也会一起去四中,但张爱华希望德明能为她分担一些,就决定让他转到七中就读。
这就意味着章宏和德明这对自小就形影不离的伙伴,即将分离了。两人当然不乐意,纷纷表示要在同一所学校读书。只是永诚认定了各方面都要好一些的四中,而张爱华就指望着德明为她分担一些。
两人都坚持己见。
看来,两人再也无法形影不离了。
再来看看其他的同学。
张向阳与叶国展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,所以家里都选择让他们到四中就读。
叶春梅家里的情况虽然比不上两人,但她的家里就她一人在读书,也没有什么负担,也可以到四中就读。
叶进来家里的情况也不错,但以他的小气,断然是会算这一笔帐的。他决定让孙子孙女到七中走读,反正走一趟只要半个小时,而且连住宿费、伙食费都可以省下来。
因为家里办了一场丧事,叶国雄家里欠了不少债,但魏长丰对他视如己出,就决定让他到四中就读。不过,叶国忠不乐意,跳出来坚决反对让国雄去四中就读。
最后到了张敏莉!
有一天,她偷偷拿了一张小纸条给章宏,上面写道:谢谢你的劝导,我决定继续求学了!不过,我选择转到七中就读,这样才可以继续为家里分担。你要加油,争取考上凤来一中……
加上幼儿班,这些孩子已经同窗六年了。如今他们却要面临分离,有的人前往四中,有的人转到七中——小学还没有毕业,离别的气息已经弥漫开了……
半个月之后,叶章宏等人的小学生涯结束了。
他们将正式走出上山村小学的校门。
他们一起种下的丁香,如今已是郁郁葱葱、繁花似锦,成为了校园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。
他们和丁香一样,成长着……